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
·废弃矿石场变身生态公…
·热血男儿热心肠 救…
·涵元古塔 在水一方
·严格抓好疫情防控 着…
·为揭阳高质量发展、创…
·紧盯关键环节 筑牢…
·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协…
·消除火灾隐患 提升…
·营造关爱女性健康社会…
·保障近7000名旅客…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九大…
·助力文化旅游行业跑出…
·为留守儿童普及网络安…
·让一老年客户避免财产…
·公益广告
·确保改到点改彻底改到…
·让群众安定祥和过春节
·护航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推进森林防火规范化建…
·梅乡花开意盎然 乡…
·务虚求实谋划新一年工…
·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精准推进涉农项目实施
·首批“房地一体”确权…
·“三下功夫”抓城乡建…
·着力打造党建示范镇
·筑牢安全防线 打造…
·弘扬志愿精神 营造文…
·关爱妇女儿童 传递新…
·引导公民自觉尊法学法…
·传承传统文化 展示…
·状如饺子冬至茧
·关心困难群众 捎去新…
·强化疫情防控 提升处…
·传授先进理念 助推美…
·严打违法犯罪 净化治…
·新冠病毒“物传人”风…
·冬季新冠病毒环境传播…
·1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
·到2025年二级及以…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浅谈中学班主任如何管…
·构建“1+4”小微服…
·揭阳中行为实体经济高…
·全新升级,持续优化用…
·2021年我国吸收外…
·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
·发行市场遇冷 公募…
·春节前后,怎样守护肠…
·三步应对肠道问题
·搓按这几个穴位,不再…
·高血糖人群能不能吃水…
·血管虽小,与身体健康…
·春运开始了 出行莫忘…
·“金箔食品”能吃吗?…
·桡影飞动流星急,最爱…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80)
桡影飞动流星急,最爱揭阳赛龙舟

时间:2022/1/19

  赛龙舟习俗在揭阳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各地端午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10月,“揭阳赛龙舟”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市传统民俗领域又一项省级非遗。

  2022年元月,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来到榕城区榕华街道进东社区,找到了设于同心路金碧花园二巷10号的揭阳市龙舟协会,专题采访了一班热衷于龙舟竞赛运动的人士,又再转道揭东区磐东街道乔林村,探访了这个省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撩开了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民俗活动的神秘面纱。

揭阳市龙舟协会位置图。阿龙 制图

  □记者 蔡逸龙

  从纪念诗人到官民同乐

  清雍正《揭阳县志》载赛龙舟习俗。阿龙 截图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关于赛龙舟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可追溯至战国时代,汨罗江百姓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地,到现代则演变成一项体育运动,2010年成为广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揭阳,有史记载的资料,可溯至清初,据清雍正《揭阳县志》卷四“岁时”载:“自(五月)一日起至五日,江浒竞渡龙舟,或以红标赏捷者,官府士夫各设酒往观。”清雍正年间距今差不多300年,而在其时,赛龙舟民俗活动已可使官府士大夫“各设酒往观”,证明其活动已深入人心,并为官府认可。而据清雍正《惠来县志》载:“端午……于溪港池塘集舟竞赛,夺取旗标。”证明在靠近海滨的惠来地区,也有赛龙舟活动。

  揭阳为粤东水乡,榕江干流南河和一级支流北河拥城而过,城内河汊密布,而周边乡村更是水域充沛,舟楫穿梭是水城的一道风景。揭阳地区先民多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因而,赛龙舟民俗活动应比地方史料记载的时间更早。

  清代官员对赛龙舟这项与民同乐的体育运动的喜爱,到了清末的丁日昌时期,可谓有过而无不及。据1993版《揭阳县志》载:“清末曾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阳时,曾邀请潮阳、普宁、揭阳部分龙舟赛运动员,在榕城南门河段比赛,棉树村红龙获得第一名,丁日昌授予‘钦差大臣丁赏’红绒锦旗一面。”

  县城南门外,每年端午节,都有大批群众前来观看龙舟竞渡,经常达到几万至10几万人,故揭阳有“榕城南门龙舟赛,招来全县一半人”之说。

  县志载,至民国时期,赛龙舟活动仍在全县各地经常开展。

  历经波折再焕生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赛龙舟活动时有开展。1957年端午节,其时的霖磐乡政府组织乡属10多艘龙舟,在南河三角渡河段举行竞渡,在村与村之间进行友谊竞赛。每艘龙舟由一名村干部坐在龙舟头上领赛。谈起这幕历史,80多岁“老霖磐”刘伯至今仍兴奋不已,他说,那时,南河河面上鼓声冬冬,河岸观看的群众“红龙加油”“青龙加油”的喊声阵阵,热闹非凡。“我们一个乡,就拥有10多艘龙船,可以单独举办一场龙舟赛,这在全县便是绝无仅有的呀,你说我们能不自豪吗?”刘伯说。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揭阳全县有龙舟20多艘,差不多有一半的公社拥有一艘龙舟。但来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龙舟被作为“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被禁止,除曲溪路篦乡2艘龙舟被当地农民悄悄保护得以幸存外,其余均被作为“四旧”物品毁掉。赛龙舟民俗活动自此沉寂了10几年。

  1978年,赛龙舟民俗活动开始在一些乡村悄然恢复。1980年,国家体委把赛龙舟活动列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后,赛龙舟活动日趋活跃。至1985年底,揭阳全县共有大、中、小型龙舟39艘,渔湖、炮台、登岗、地都等地还开展农船“无头臼”的竞渡活动。

  1985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六日),揭阳县委、县政府在南河西湖畔河段举行全县龙舟竞赛,参加的有:霖磐德中庵后村、舅厝村、凤来村,月城双河潮下村,磐东乔东乡、城西盘载袁村,锡场潭王三村,渔湖长美乡、阳美乡,榕城西门居委会、西郊管区等20艘龙舟。观看龙舟赛的群众来自本县和普宁、潮阳、潮州、汕头、丰顺等地,约20多万人次,旅港揭阳同乡会和新加坡华侨70多人专程前来观光。其时,南河两岸彩旗飞扬,大堤站满了观看比赛的群众。因受台风影响,比赛不得已提前结束。揭阳县委、县政府对参赛的20艘龙舟全体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分别赠送了纪念品;对10个获胜单位,各奖给彩色电视机1台。

  从中华文化到揭阳文化

  乔东村供奉龙舟龙头的神庙。阿龙 摄

  有着百年历史的仙草水桶和击筋槌。阿龙 摄

  不可否认,赛龙舟民俗是我们多姿多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粹项目,而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上赛龙舟的名字,前面多了一个地域名词“揭阳”。这个称谓,既着眼于中华文化在揭阳这座粤东水城上落地生根,是中华文化的延伸,又着眼于这一传统文化形成的揭阳水城文化独具的特点。

  揭阳赛龙舟有着水城自身的特征:揭阳龙舟分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部分,其龙头高昂、龙尾高翘、龙身彩绘,形象逼真,雄伟壮观。龙头以樟木雕刻,其龙嘴张开、龙牙整齐成排、龙舌可伸缩摆动;龙角用真鹿角,也有地方为独角龙;龙须有黑、红两色,各村一经确定永不更换龙须颜色。龙颈正中画八卦,意为辟除鬼魅;龙身两侧有对称的“双龙抢宝”、“八宝”、双凤、蝙蝠等图案,都有镇邪作用。

  揭阳地区龙舟多设51桡,鼓手、锣手和舵手各1人,部分地区还有身份高或出资多的人背坐龙舟最前面,称“倚龙规”。

  揭阳赛龙舟,下水前有隆重的仪式。

  端午节前数天,主事人择定时辰,到龙船屋取出龙身、龙骨,并用竹篾将龙骨绞缚在龙身上,再装龙头、龙尾,祭奠开光后才可下水。下水的龙舟须先到江边举行祭拜龙王的仪式,然后才可进行赛事安排。端午比赛的桡手由主事人择定,并将编号的船桡送到桡手家中,称为“分桡”。揭阳龙舟竞渡有表演赛、友谊赛、夺标赛、锦标赛和计时赛五种形式。表演赛又称“和龙”,为各龙舟在河道并驾齐驱、来回穿梭;友谊赛无胜负之分,速度较快的龙舟头桡或前三桡停划举桡等待后面的龙舟,称“企桡”,同一赛程中“企桡”次数多者则表示龙舟实力较强;夺标赛多指乡村小型竞赛,以抢旗夺标决胜负,而锦标赛则是有组织的大型比赛,会决出各龙舟名次;计时赛以赛时短者为胜。

  旧时赛龙舟有村与村比赛,有一村之中围与围比赛,还有同姓村中各辈序的比赛。端午当天,江中鼓声如雷、吼声震天,两岸人山人海、铜锣声锵,可见其盛况。

  揭阳“水上莲花”的地理环境为赛龙舟习俗提供了卓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揭阳赛龙舟数百年的兴旺历史。端午期间健儿赛龙夺锦、乡民祈福纳祥,已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揭阳赛龙舟活动融汇揭阳乡邦人文,各种仪式庄重考究,蕴含了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研究揭阳地区社会历史与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非遗,自有一番乾坤

  陈文昭(左)和林俊盛老师在交流揭阳赛龙舟历史文化。阿龙 摄

  揭阳赛龙舟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林俊盛,生于1949年12月。2022年1月16日,记者在榕城区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陈文昭的陪同下,专程到揭东区磐东街道乔东村,采访了这位今年73岁的老艺人。

  据林俊盛老师介绍,乔林是揭阳较早开展造龙舟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村里造龙舟的历史始于明代,为乔东长辈林宜都所造,距今已有400多年。林宜都造出的龙舟造型比较简单,当地人称为“老红胡”,为红胡须龙头舟,故名。

  “老红胡”龙舟一代传过一代,到了近代,基本定型为长28米,宽1.35米,高1.8米。设51桡手(即25对和头桡手1人),鼓手(全舟的鼓动者和指挥者)、锣手、舵手各1人,共54人。龙舟用料采用较厚的杉木,船身宽,浮力强,适应于深水江河竞渡。除了龙须为红色之外,鳞、桡、旗也都是红色的,“老红胡”成了乔林龙舟的统称。

  20世纪60年代末,乔林造龙舟赛龙舟技艺传至林俊盛的叔父林三坤,已经是第17代了,林俊盛从小跟着叔父到北河挖泥、捕鱼,练就一身好水性。虽然其时赛龙舟被作为“四旧”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林俊盛还是偷偷跟着叔父学艺,在叔父严谨教导下,他学习掌握了有关造龙舟、划龙舟的技艺、赛龙舟的秘诀,对如何扎紧龙筋的技术要点,他也认真领会并很好地运用。

  1978年,赛龙舟得以恢复,林俊盛如沐春风,开始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他在村里招揽了一批同好赛龙舟的青年,组成了龙舟队,在北河上日夜进行训练,从村里,队与队赛出了劲头,又在公社里与邻村的龙舟队比赛,每一次比赛,都争得了好名次,也让村里的龙舟队员越发对赛龙舟运动热爱有加。1985年,他率队参加了端午节县首届龙舟文化节,1997年端午节,他率队参加了揭阳市迎接香港回归“榕江杯”龙舟邀请赛,2007年,他的队伍参加了市“百龙闹榕江,万众迎奥运”龙舟比赛。2009年,他把队伍开出揭阳,到省城参加“首届中国龙舟文化节”。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比赛经验的龙舟赛手,林俊盛担任了村里龙舟队员的总教练,对龙舟队员严格训练,陆陆续续培养了90多名划龙舟好手,使龙舟技艺得以传承发扬。他还走出村外,到榕城区西马街道西门社区、梅云街道厚洋村、普宁南溪市上村指导当地的龙舟制造、训练队员工作,把赛龙舟技艺传承到别的乡村。

  林俊盛老师说,他指导龙舟健儿,要求桡步要整齐,坐姿要挺直,脚顶龙肚,左右队员要对视,互相监督鼓劲。在技艺上,他要桡手先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队员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非遗文化与竞技体育水乳交融

  2007年揭阳市“百龙闹榕江,万众迎奥运”龙舟赛。资料图片

  揭东区磐东街道乔东村揭阳赛龙舟培训基地。阿 龙 摄

  南河望江广场段市龙舟训练基地。阿龙 摄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不久,开始有龙舟健儿以揭阳市龙舟队名号参加各类比赛。

  陈文昭曾任榕城区体育局长,他回忆说,几乎每年,榕城区都会组织龙舟队参加各类比赛。2014年6月,榕城区首次组织龙舟队代表潮汕地区参加广州国际龙舟赛,荣获优胜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第二年6月,第二次组织龙舟队赴省参加国际龙舟赛,并取得骄人成绩。

  除了榕城区,揭东区、普宁市、揭西县和惠来县也都活跃着一批龙舟健儿,于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在各地大展身手。2007年端午节在北河市区段举办的揭阳市“百龙闹榕江,万众迎奥运”龙舟赛,可说是设市以来最隆重的一次龙舟竞渡活动,共有来自全市各地的101条传统龙舟参加了集体表演和竞速比赛。热闹的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到2015年,由陈鸿真、王文生、潘锡忠、邢二明、黄志宏、陈文芝、胡林平、郑丁文、江壁松、杨仰忠等一批龙舟运动的拥趸者,不满足于每年端午节前后才过一把赛龙舟瘾,组成了揭阳市龙舟队,购置了4条标准国际龙及龙舟桨、队服等训练设备,实现了揭阳人一年四季都有龙舟运动项目的愿望。这支队伍在宽阔的南河、北河上以国际标准进行训练,南北河围成的葫芦带,成了这批龙舟健儿大展身手的天然演练场。

  2016年1月14日,由这批龙舟健儿牵头组织的揭阳市龙舟协会成立,来自全市各地的120名龙舟爱好者成了首批会员。

  随后,协会在南河望江广场段设立了揭阳市龙舟训练基地,成为队员的常年训练场地。

  陈伟波,现任市龙舟协会秘书长,在南河龙舟训练基地的船上,向我们介绍了龙舟成立后的情况:在加紧训练后,选拔队员参加了一些国内国际比赛,参加“龙腾百湖”2019大庆第八届龙舟邀请赛,取得满意成绩,随后在参加2019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中,荣获冠军。

  而在乔林,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乔林龙协也在乔东村靠近乔东大洲的西岸河道上设立训练基地,据乔林龙协的林见辉会长介绍,他们也与时俱进地添购了4条标准国际龙舟以及一批运动器械设备,林俊盛老师作为传承人和指导教练,也对队员们进行技术指导。协会专门为标准国际龙搭建了龙舟屋,平时,龙舟就存放于龙舟屋,而龙头则寄存于大堤内侧村里的将军庙。

  林见辉端出一个存放于乔林龙协的古玩说,这是每次龙舟下水前必须上场的道具。原来,这个小红木桶,是盛石榴花、仙草水的专用器皿,林俊盛老师等老一辈龙舟人会将这些水喷洒在龙舟和每一位队员身上。而桶里的那一把红色小木棒,则是击筋槌,老龙舟人拿它轻敲龙筋,意味着让“龙”舒动筋脉,这样比赛起来,“龙”会更加充满活力。林见辉说,这件祖传下来的古玩,已有百年的历史。

  千年中华赛龙舟,400多年揭阳赛龙舟,非遗文化与现代竞技体育水乳交融,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亦让岭南水城更加活力四射。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