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锅鸡:鸡肉鲜甜 味道独特 |
香飘东北地区的名菜地锅鸡,虽落户揭阳时间不久,但品尝过的人都啧啧称赞,称其鸡肉鲜甜,肉质细腻,十分好吃。记者闻名前往一探究竟,果然名副其实。 □记者 陈洁丹 实习生 沈莹琪 文/摄 地锅菜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微山湖地区。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放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 此后,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鸡、地锅鱼等地锅佳肴,地锅鸡逐渐成为东北名菜。 地锅鸡得名的由来,是因为旧时农村用的炉子多用砖头砌成,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用大铁锅烧制。众所周知,铁锅的导热性非常好,鸡肉的鲜香在大火的加持下全部散发出来,同时鸡肉还能保持细嫩的口感,这样用铁锅旺火炒焖煮出来的地锅鸡才是最为地道的。 地锅鸡特别的地方就是在锅边贴上一圈面饼,面饼一半贴在铁锅上,一半浸在汤汁里,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口味丰富。地锅鸡落户揭阳,以其独特的味道而深受大众喜爱。 三个因素 缺一不可 揭阳地锅传奇店的老板郭艳来自云南,她从小在江苏生活,特别喜欢那里的地锅鸡。有一次她来到汕头南澳游玩,突然想吃地锅鸡,却发现附近找不到这种店。于是,她心里萌生一个想法:反正自己想创业,为何不在这边开一家地锅鸡店呢?有了这个想法,她便着手准备,开店至今已有一年多了。 郭艳告诉记者,这道美味的菜需要准备很多食材,如鸡肉、五花肉、排骨、啤酒、蒜头、葱、卤料等。其中,鸡的挑选、火候掌控、调料搭配,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她说,地锅传奇店的鸡是选自山西的雪山草公鸡,其鸡肉富有弹性、纤细嫩滑,更适合以炒、烧的方式烹饪,再配上一份秘制的地锅酱料,一锅菜都显得特别醇厚香浓。 “做这道菜比较难的地方就在于控制油温和火候,油温要控制在八成热左右。”郭艳说道,制作地锅鸡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冷水下锅烧开,用来洗锅,这一步能起到卫生消毒的作用;二是热锅倒油,爆炒五花肉,使其煸炒出油,之后便加入切好的鸡肉,继续翻炒,再加入半斤的猪骨;三是倒进葱、姜、蒜等配料,炒出香味后加入秘制地锅酱、粉料等,再倒入啤酒,让它在锅里焖一会儿;四是加入用骨头熬制的高汤,并没过鸡肉,再用大火焖10分钟;最后,在锅的边沿贴上锅贴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好的锅贴需要选用高筋面粉,并控制好面的干湿度,使和好的面不粘手。然后,将和好的面压扁,用手捏成厚薄合适的面饼,再将捏好的薄饼贴在锅的四周,注意饼的一半要浸在汤汁里,这样制作出来的饼既焦香又带有浓郁的酱香味。对于一些喜欢汤汁比较多的朋友来说,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将饼翻一下,使饼的两面都能吸满汤汁。 地锅美食 顾客倾心 地锅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现场炒焖煮,顾客点菜后才开始制作,采用的铁锅非常有讲究,其长为46厘米,高20厘米,嵌在桌面下。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铁离子,所以长期使用铁锅炒菜、做饭可以有效治疗缺铁性贫血。世卫专家认为,用铁锅烹饪是最直接的补铁方法。 吃地锅鸡,除了主要食材之外,店里还有很多配菜可以供顾客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如炸腐竹、老豆腐、亲亲肠、牛肉丸、茶树菇、黄骨鱼、牛蛙、牛杂等,还有各种小吃如南瓜饼、凉拌菜等,菜式非常丰富。像有些难以抉择的顾客,可以直接点套餐,一份套餐里有亲亲肠、炸腐竹、鲜菇、生菜、老豆腐、南瓜饼、凉拌鱼皮、凉拌木耳,足以让3至4个人填饱肚子。 鲜嫩的鸡肉,薄薄的面饼,红红的辣椒,在一个锅里热气腾腾地煮着,香气四溢。先夹鸡肉放到嘴里,鸡肉鲜甜、嫩滑细腻,接着夹一块面饼,在汤汁中浸泡一会儿入味,面饼香脆中带着软糯,又夹杂着鸡肉的味道,两种口感在一种食材上同时体现,让人胃口大开,大快朵颐。吃完面饼,还可以把地锅鸡里的汤汁拿来浇饭。 这道硬核、锅气十足的地锅鸡,既有好吃鲜美的鸡块,又有吸满汤汁的小面饼,咸香热辣,让顾客满意而归。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