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做客“行风热线”直播室,与听众互动交流
绿意映满揭阳,绘就生态图景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今年来,我市着力推深做实林长制,扎实推进绿美揭阳生态建设,推动了林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目前,全市森林面积26.81万公顷,林地面积2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0.9%,森林蓄积量1155.19万立方米,一幅绿美新揭阳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7月17日,市林业局走进“行风热线”直播室,围绕“创建森林城市,共建绿美揭阳”主题,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解答群众咨询,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 潘彬彬

  线上线下联动,“云端”植绿掀热潮

  自去年底以来,我市全面推进绿美揭阳生态建设,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特别是今年我市创新开发了“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植树热潮。那么,该项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对此,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扎实推进绿美揭阳行动,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万亩,其中建设高质量水源林、沿海基干林带4.44万亩,年度任务完成率100%;森林抚育3.88万亩、完成率55.59%,建设绿化美化示范村54个;揭西县旧住村乡村绿化美化、惠来沿海景观林带等12个省、市绿美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尤其是我市创造性开发了“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广泛发动全市群众、海内外乡亲参与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来,为绿美揭阳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12月底,市委主要领导全力部署“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开发工作,经过多方合力攻坚,该小程序于今年3月2日正式启动上线,为广大群众搭建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云”上认种、“指尖”植绿的高效网络平台。各县(市、区)通过小程序申报“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经市绿委办严格审核把关后正式上线上平台。

  “‘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平台设置了‘我要去种树’界面,全市群众、海内外乡亲可进入挑选义务植树基地,结合作业设计,选择想要种植的树种、种植位置和种植方式(可选择单独种植或与人合种),并通过微信支付相应价款完成认捐认种。”该负责人表示,在完成线上认种后,平台自动为公众颁发电子荣誉证书,各基地完成项目资金筹集后,由所属县(市、区)以“线上认种+线下植树”的方式组织开展现场植树活动,将公众的美好愿景转变为“绿美”实景,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打通了义务植树“最后一公里”。

  至今年6月底,该平台累计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45个,收到市民群众认种树木28219株,主要为白玉兰、香樟、秋枫等乡土阔叶乔木,这项工作还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

  保护古树名木,留住“绿色记忆”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悠长的岁月里始终闪烁着光彩绚丽的历史文化色泽。作为林业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的总体情况如何?

  对此,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开展古树名木调查,通过建档挂牌、完善制度、加强养护等措施,让古树名木持续焕发勃勃生机,共同推动绿美揭阳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全市现有古树名木2089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243株、二级保护古树1838株、名木8株。全市的古树种类以榕树最多,占全市古树的46.99%.“在揭阳的古树名木当中,最古老的要数揭东区月城镇玉步头村的两棵秋枫,俗称槐荫树,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这两株秋枫一雄一雌,从宋朝保存至今,估测树龄980年。”说起我市的古树名木,该负责人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他还推介了榕城区渔湖街道福田村中有一棵全市最“高寿”的榕树,历经800多年沧海桑田依旧绿叶成荫,枝繁叶茂。同时还有揭阳的8株名木,就是位于榕城区炮台镇桃山村新华中学里的8株柚木,之所以是名木,是因为它们与周恩来总理有一段不解之缘。1955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回国时带回的柚木种子在华南农学院培育成苗;后来,新华中学一位老师到华南农学院进修,将一些幼苗引到学校栽种。经过60多年的培育,柚木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新华中学绿色校园的标志。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