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温柔地坚持,并学会等待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些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以下情况百思不得其解:孩子小时候很乖,特别听话、贴心,性格开朗阳光,孩子到了哪里,哪里就充满欢乐的笑声,学习上也不用父母操心,总是稳居班里的上游。可上了初中,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不但不听话了,还爱顶嘴,爱骂人,爱发脾气,成绩也逐渐往下掉,真愁人。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家庭文化协会会长谢丽容认为,孩子的青春期与儿童期有很大的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由教育儿童向教育青少年转变,留给孩子更多自主空间,关注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包容,只要家长温柔地坚持,并学会等待,孩子一定会顺利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家长要教育好青春期孩子,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才能进行有效、良好的沟通交流。只要家长温柔地坚持,并学会等待,孩子一定会顺利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林洁松 摄

  □记者 刘春玉 通讯员 吴 莹

  青春期孩子像只“火药桶”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上了初中后,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喜怒无常,跟小时候判若两人,就像一只“火药桶”,动不动就“爆炸”,而且亲子沟通不畅,孩子有什么事也不愿与爸爸妈妈沟通,家长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说话了。而有些孩子则抱怨说,父母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他们,眼里只有别人的孩子是好的,自己的孩子从来就比不上别人的孩子,把亲子关系搞得很僵。

  对此,谢丽容指出,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少会出现心情烦躁、回避与父母沟通、脾气暴躁等现象,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甚至一言不合就说狠话、说脏话、骂人、摔门、砸东西、狂吼乱叫等,有时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有时又像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的“定时炸弹”。

  谢丽容分析认为,青春期孩子容易在情绪与关系、学习和学业、不良习惯等三个方面出现问题。

  情绪与关系问题。一是亲子关系方面,一些青春期孩子表现为不与家长沟通、脾气火爆、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顶嘴、对抗父母、说不得、乱发脾气、动不动就哭、易冲动、打人、砸东西、离家出走甚至威胁父母;二是师生关系方面,一些青春期孩子表现为对抗老师、不听讲、课堂纪律差;三是同伴关系方面,一些青春期孩子表现为被欺负、欺负人、被孤立、孤僻不合群、敌对、冲突。

  学习与学业问题。一些青春期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作业拖沓、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上进、输不起、考前焦虑、厌学、逃学、不上学、没有理想。

  不良习惯问题。一些青春期孩子出现沉迷手机、沉迷游戏、网聊、沉迷买买买等坏习惯,或者早恋等容易引起情绪大起大落、影响学习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

  孩子的火爆脾气从何而来

  谢丽容指出,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剧烈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一时还适应不了,或者自以为是大人了,而有的家长还当他是小孩子,或者有的家长以为他长大了,其实他心理上还是小孩子,种种矛盾造成亲子之间沟通不畅,自然一开口就容易“喷火”。

  无名之火无处释放。电影《嗨,李焕英》中有这样一幕:当贾玲穿越到1981年,一帮小朋友在院子里,有疯跑着玩的,有跳皮筋的……那时跳皮筋,除了技巧、力量、弹跳,还要有不服输的劲头和汗水;那时几乎都是平房,还能翻墙、爬屋顶、上树,遇到一条小河,也能在里面待上半天不出来。那时的青少年,总能用各种“体力活动”让自己爽透。而现在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时光都在课桌前度过,要是上一节课老师压堂,下一节课负责任的老师提前来一会儿,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就没了。“双减”之前,一些孩子假期天天要上各种补习班,等于根本没放假;疫情期间,天天在家上网课,上一节课还没完,下一节课就来了;孩子还要抽空玩会儿游戏、聊会儿天,被爸爸妈妈发现了又要挨一顿臭骂……眼睛熬坏了,体力也下去了,而且没处释放压力,心里都憋着一股火。

  身体的变化。生活中留心观察一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会看到一些孩子的校服裤就像七分裤一样,吊在小腿上,这就是孩子长得太快了,衣服却跟不上了。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有这么一段时间长得飞快。孩子适应这个迅速长大了的身体需要一个过程,就像一直开迷你小车的人,突然换了一辆加长的大汽车让他开,一时就适应不了。

  睡眠不足。有一项调查表明,睡眠不足会造成坏脾气。如果一个人睡眠不足,大脑就会像电脑一样重启,将控制中枢从平时的“冷静理智”控制区转向“紧急状态”控制区,这个控制区让人的行为模式切换成应对危险的“要么战斗要么逃跑”模式,从而导致脾气变得急躁。现在青春期孩子睡眠普遍不足,情绪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压力太大。孩子到了青春期,面临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会越来越大。在这些外部不可避免的学业、社交压力之外,还有很多孩子承担着额外的家庭关系的压力,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情感沟通,父母之间关系不佳,都会给孩子雪上加霜。

  家长的频繁说教。生活中没有几个人愿意总被别人教育,尤其是说教式教育。每当家长教育意图太过明显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教育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而且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习惯长篇大论、喋喋不休,殊不知这样做收效甚微。

  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与爱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跟孩子都非常难受、痛苦,也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要教育好青春期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才能进行有效、良好的沟通交流。

  谢丽容认为,好的家教方法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能帮助孩子进步,二是能增进亲子关系。家有青春期孩子,家长包括家庭中的成人,要实现由养育儿童向养育青少年的转变。家长应留给孩子更多自主空间,关注孩子的感受,充分尊重和包容其边界与主权,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支持与爱,避免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可能就愿意与父母好好说话。家长应尽可能地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提供兴趣培养、开展活动或运动的机会,助其减缓或消散无名火;面对易怒的青少年,应试着给予包容,做孩子情绪的容器,这对增进亲子关系是非常有益的。

  谢丽容指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要孩子成龙成凤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家长应学习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只要温柔地坚持下去,并学会等待,才会有所收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