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宝地 人文荟萃 |
——探访榕城区渔湖街道港口村 |
港口村古称江灏村,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南港”,这是一个位于揭阳渔湖半岛西南部的古老村落,林姓族人在南宋绍兴年间便到这里创居,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纯为林姓族人聚居,常住人口约 5000 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村境内保存有宋式士耸公祠,以及怀隐公厅、肖龙公祠等历史建筑,村四周有望江北路、渔湖镇前街、揭阳发展大道、广东万里碧道揭阳环岛路环绕,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堪称莲花宝地,历史名村。 港口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美丽宜人。 本文图片均由陈奕波 摄 士耸公祠。 庆德善堂。 秀美水乡。 □陈奕波 南宋古村 九牧世家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朝廷开科取士,福建省兴化府士子林岳、林准兄弟上京赴考,同榜高中进士。随后林岳走马上任,在辗转担任多个地方的职官后,进入潮汕担任地方父母官。在一次出巡时,林岳路过揭阳县渔湖都“化龙桥”(今称“渔湖桥”)时,看到这个地方游鱼聚港,认为是一处吉祥之地,于是继续前行来到港口,看到这里是一块莲花宝地,也就是现在士耸公祠所在地即为莲花心,后来便在这里择地创居。 林岳公后来升任梅州通判,儿孙们也陆续离开港口另创基业,只有次子及申公的第三子壮父公留居港口。林岳公任满之后以朝奉郎的官职告老回乡,回到港口颐养天年,其时的江灏村已有多姓族人在这里居住,后来其他族人陆续外迁,港口成为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虽则如此,现在村中还保留有与其他姓氏相关的地名,例如后畔池的潘厝,后畔池对面的胡厝,下向南前的苏厝,东厝大路的陈厝,红砖埕的黄姓,寮内的洪厝,村东桥边的袁厝、曾厝、许厝、周厝等,其中有关周员外嫁女的故事至今还在港口村流传着。据传周员外富甲一方,家财万贯。有一年,他家女儿出嫁时恰逢雨天,周员外怕道路崎岖泥泞,影响女儿出嫁的行程,于是命人打开粮仓用稻谷铺路。女儿的花轿虽然顺利抵达夫家,但周员外自此家道中落。“周员外嫁女”的故事也成了世人教育子孙后代的反面教材而流传下来。 古迹众多 人杰地灵 港口村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资源丰富,传统民居建筑组群保存完整,祠厅建筑古朴典雅,工艺精湛;宫庙建筑庄严气派。在众多的历史建筑中,以寨前围建筑组群最具代表性,这片民居群以宋式建筑士耸公祠和怀隐公厅为核心。 据林氏族人介绍,士耸公祠始建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占地面积 161.6 平方米,一主座两厢房建筑格局,均为一进式,主座分正殿和左右偏殿。祠匾“士耸公祠”为南宋特授太子太傅、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所题;正殿设神龛,供奉士耸公及林氏历代先祖神牌,上悬“世德堂”堂匾,从落款可知匾字为民国五年(1916)大总统黎元洪所书;左偏殿供奉林氏族人的“姑母”“妈祖”林默娘神像,右偏殿供奉“三一”教主林兆恩圣像。祠内梁架及两壁间挂满“状元”“进士”等众多林氏先贤功名匾,一副柱联“唐宋元明十二状元三宰相;诗书礼乐八百进士五封侯”更是彰显着林氏历代英才辈出,世代簪缨。2014 年,士耸公祠和怀隐公厅被列为揭阳市第六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士耸公祠成功上榜世界林氏(望族)十大名祠。 怀隐公厅位于士耸公祠的正前方,林氏族人称其建于宋代,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三进二天井两从厝建筑格局,型制较为巨大。士耸公祠和怀隐公厅虽然历史上都有过多次重修,但每次修建都没有改变原来的型制和格局,这在当地的同类建筑遗存中是较为独特的,有着较高的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价值。 除了这两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港口村还保存着众多的祠厅建筑,包括肖龙公祠、莊敏公祠、义斋公祠、天德公祠、漱公家塾、和兴公厅,以及承载着“火烧兰香楼”抗日革命故事的历史建筑“兰香楼”等,还有三山国王庙、元君圣母庙等宫庙建筑。 元君圣母庙也称庆德善堂,供奉的神主是被敕封为“翠峰岩林九姨娘娘”的林氏圣母林玉云。清朝末期,港口林氏从潮阳翠峰古岩请来香火,民国年间建庙供奉,成立善堂,造福万民,至今香火仍然旺盛。 林玉云世人尊称为林九姨,相传她为抗婚逃到潮阳翠峰岩修持,因乐善好施,擅于用药,治病救人,附近村民奉若神明。后来林九姨在岩中修道成真,羽化升仙,人们感念她的恩德,建庙奉祀。林九姨的事迹后来传到朝廷,元朝皇帝敕封她为“翠峰岩林九姨娘娘”,明朝初期,玉皇大帝封她为“母后圣母”,世人尊称为玉封元君圣母。 敦亲睦族 活化古村 港口林氏奉林岳公为创村始祖。林岳,字士耸,生有四子,即及甫、及申、及三、及酉,派分四房,次子及申公的第三子壮父公因陪祖父林岳留居本村,被奉为港口林氏开基祖。其他各房子孙除衍居揭阳各县(市、区)、潮汕各地、广东省内多个地方之外,还播迁北京、内蒙古、山西、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族人分布400多个乡村,还有的迁居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海内外族人达100多万人。 在士耸公派下裔孙心目中,士耸公祠成了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族人们都会在公祠举行祭典活动,常年为小祭,每五年举行一次大祭,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士耸公祠祭典都是在当天上午举行,小祭年较为简单,大祭年尤为隆重,国内士耸公派下各村、海外林氏乡贤、林氏族亲纷纷组成代团前来参加盛会,高峰期人数多达上千人,规模庞大,气氛热烈。目前,“士耸公祠祭典”为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港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友钦说,2023年恰逢士耸公祠的大祭年,村党政借此机会举行盛大的文化恳亲会,以此增强族人的凝聚力,弘扬林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村党政将借助该村被认定为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的契机,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古村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既让内外族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为古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