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万物中抒写性灵 |
——孟夏诗集《拈花惹草》读后 |
▲▲郭 园 翻开揭阳诗人孟夏创作的现代诗集《拈花惹草》,那些春秋变化、阴晴雨雪、风霜日月,那些花草鸟兽、鱼虫精灵,还有那些传统民俗节日,在他的笔下仿佛都成了鲜活的生命,透过一行行诗句,文字中有生命的脉动、生活的萌发和生长的蓬勃。就诗歌创作内容来看,孟夏善于从身边自然景象,万事万物中抒情知性,表达思想,洗涤灵魂;善于从花花草草中找到贴切地表达介质,移情于物、于景。 孟夏笔下灵魂炽热的桃花;肆无忌惮的油菜花,纯粹、透明;笑对岁月的郁金香;淡香透骨,孤独的白玉兰;素素罗裙,轻盈起舞的荷花;傲雪挺立的梅花……作者细腻的笔触与敏感的心思,全都透过这一众花草体现出来,他在写花朵,更在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情感,借着对花的歌咏,表达对人的喜爱,对自己志向的坚定。四季里的花朵正如人生的境遇一样,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那些娇艳的花朵纵被风吹雨打,“落难,但不落魂/一颗灵魂依旧炽热/无数风骨依然坚挺/容颜娇艳不再,但这妩媚春光/会分我一半姿色”(《桃花落》),它开过,茂盛璀璨过,而当我们看到桃花一朵一朵竞相开放时,能感受到撩人的春色正在抚摸和拥抱我们。正如诗人所说,即使没有娇艳的容颜,但我们已然感受到那缤纷的春色。人生的过程好比缤纷花朵留下的春色,作者诗句中暗藏着他的人生信条与生活理念,哪怕桃花落,依旧笑春风。 从《油菜花》一诗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心思的纯净,以及语言组织的功力与美感。萌动活泼的语言,诙谐幽默的表达,恰如其分的比喻,印证了花和人、花和环境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无疑是春日潋滟的象征,好像将整个春天都染成了金黄,诗人从大众最熟悉的油菜花中提炼着时空的魔法。他说,“这个花事纷杂的春天,像/被大片大片的黄/过滤了一般纯粹;透明/让这一刻突然静止的时间/像被浸润过一般蓬勃”。没有油菜花的春天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黄”字贯穿全诗,诗人用颜色连接当下、从前与未来,更在当下的时空中构建了一幅春日油菜花图,那鲜活、耀眼的黄色澄明,灵动,平静。油菜花在当下静止时间,也在某个时刻淬炼着时间,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已然达成生命的诗意与生活的深情。 “从陌生,抵达熟悉/如果还将亲历你的凋零/我忧郁的情怀/必定是一只黄金打制的酒盏/盛满 雨后的阳光/时时满溢扑鼻的酒香/对着或风或雨的岁月/频频举杯”(《雨后,郁金香》);“零落成泥也好/独步寒冬也好/入诗,便风情万千/煮酒,便侠肝义胆”(《梅花开了》)。风雨过后的郁金香,花舱里满载着的是生命的酒香,那些或风或雨的岁月,是时光的印痕,更是生命的印记;而梅花无惧刺骨的寒冷,在苦寒中发而幽香,那风情万种,那侠肝义胆,都是生命的姿态,生命的色彩。作者笔下的郁金香、梅花,美丽,坚韧,花朵柔而不媚,娇弱却有筋骨,从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人风骨与诗者情怀。 “爱慕的生发也只是一瞬/仅仅一瞬之间 从此我就脱胎成/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以花草为姓氏——读谨蔚的画》)。诗人灵动的笔触写下的不是轻浮与顽劣,而是深入生活肌理的诗意与神韵、热爱和喜悦。 玉,在古代象征着谦谦君子,形容人的性格和品质温润清雅、气质高洁,经常会用到“温润如玉”这个词语,还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之类的句子。在孟夏的诗中,以玉来写自己,写爱情,表达了他的谦卑,他愿意做一块表面冷冽而坚硬、内心纯净柔软的玉,洁净,澄澈,温润,晶莹。“一如/你所遇见的爱情,容不得/半点杂质,和/伤害”(《把自己当成一块玉》)。 由玉的特性,孟夏在诗中延展出对纯洁、美好爱情的向往,他说爱情是玉做的,“前世的爱情,淬火之后/可以,这般美。即使/不小心打碎/轮回之后,仍然/晶莹如初”(《玉器》)。那不染纤尘的光芒、精雕细琢的风韵,是诗人心中美好事物的象征,金石玉器的保存时间对比于浮躁的社会与人心,显得更加历久弥坚。在这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作者钟爱玉石,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而他也希望向往的爱情亦是如此,像玉一样温润,晶莹,没有杂质,纯净自然,古老坚贞。“爱情是玉做的/如果回到久远的史前/就会发现,隐姓埋名的爱情/与历经劫难的玉,一样/古老,坚贞//大地深处射出的光芒/穿透厚重的岁月,穿越/无数轮回的生生死死/从前世,抵达今生//爱情是玉做的——/我执着你的手说。所以/与子偕老的今生/我让一只玉手镯/挽起你软若无骨的手腕/我让一块玉坠子/贴近你小家碧玉的心怀”(《爱情是玉做的》)。这首诗歌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美好爱情,写出了爱情的质感与层次。诗人从历史、时空、当下三个维度进行剖析,以美玉来比喻爱情,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更是对虚假人心的审视:从前的至死不渝、海枯石烂还会重现吗?诗人对此是坚信的,那些精美的玉器饰品是一句句承诺,更是一件件信物,承载着千百年来人类的美好情感、美丽祝愿和美满情怀。 无论玉器还是花草,诗人孟夏在对这些事物的体察中打通了“我”与世界的关联,在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中进行着真切的自我表达。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