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釉彩种类之黑釉·兔毫、玳瑁釉 |
〔宋〕 福清窑黑釉盏 〔宋〕 吉州窑玳瑁釉罐 兔毫 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谓之兔毫斑。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它的形成原因是:在烧制过程中,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 摄氏度高温下,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便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兔毫在宋初即已出现。历代诗文中常提到的玉毫、异毫、兔毫斑、兔褐金丝等等,都是兔毫的不同名称。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名曰兔毫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著名。如宋代的福清窑黑釉盏,内外施黑釉,釉色均匀,釉面呈现出细丝状条纹,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称“兔毫”纹。口沿处失釉呈酱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厚凝聚处呈泪痕状,近足处及足底素胎无釉。此器为福建福清窑烧造。福清窑黑釉茶盏釉色漆黑光亮,兔毫纹向外放射,极为美观。 玳瑁釉 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产品,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色调滋润。玳瑁釉器的坯体,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故称玳瑁釉。 玳瑁釉是一种窑变釉,烧成时产生交融、流淌,千变万化,惹人喜爱。除吉州窑外,广西地区有仿吉州窑玳瑁釉标本的发现。宋代的吉州窑玳瑁釉罐,罐外壁施玳瑁釉,罐内及底部素胎无釉。此器外壁黑色的地釉和姿态各异的黄褐色斑纹,与天然玳瑁极为相似,别具一番情趣。 艺 辑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