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 著 译林出版社 2018年3月 子 安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成长的烦恼和困惑,面临正义与不公的抉择,对人性的善恶有所感悟。美国文学经典《杀死一只知更鸟》则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诗意笔触,描绘了孩子们的童年冒险,他们的困惑和成长,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偏见与无知。今天,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深感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它不仅是小说中的主题,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阿拉巴马州梅科姆镇,那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种族偏见与不公正在这个南部小镇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主人公斯科特的视角,展现了她的父亲阿蒂克斯作为一位律师,勇敢地为一名被控强奸白人女子的黑人青年汤姆辩护的过程。在这场法律斗争中,阿蒂克斯以身作则,教会了斯科特与杰姆关于勇气、同情与正义的重要性。 在梅科姆镇上,人们对于黑人的偏见根深蒂固,这种无知所导致的偏见,不仅摧毁了汤姆的生活,最终也导致了他无辜的死亡。尽管阿蒂克斯用事实和理性的力量,努力打破陪审团成员心中的偏见,但仍旧无法拯救汤姆。这一悲剧表明,有时候,社会的偏见远比无知更为可怕,因为它可以无视真相,泯灭人心。 再读这部小说,我对斯科特和杰姆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在父亲阿蒂克斯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存于人们心中的偏见,并试图去理解和对抗它。他们的童年冒险,从对布·拉德利的单纯好奇,逐步转化为对被社会边缘化个体的同情与理解。这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觉醒,是每个孩子成长必经的历程,也是小说中最富诗意与深意的部分。 阿蒂克斯告诉孩子们:“你们射多少蓝冠鸦都没关系,但要记得,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犯罪。”知更鸟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它们只为人间带来歌声与欢乐,从未做过任何伤害他人之事。在书中,汤姆与拉德利便是那被误解与伤害的“知更鸟”。 当我再次通过斯科特的视角看到阿蒂克斯在法庭上孤独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是愤怒,是无奈,也是对未来不灭的希望。阿蒂克斯的形象,在我眼里已然成了正义的化身——他深知自己面临的是一场几乎必败的战役,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性、正义与偏见的深刻剖析的书。在书中,阿蒂克斯向斯科特解释了“知更鸟”的寓意——它们只是善良地为人们唱歌,不伤害任何人,因此杀知更鸟是一种罪恶。同样,用偏见去伤害那些无辜的人,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反观现实生活,偏见无处不在,它或许源自无知,或许源自恐惧,而其结果是对人性的扭曲和对社会的破坏。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阿蒂克斯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偏见,用理性和同情去化解它。我们应该教育下一代,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和反对不公,如何成为一个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 在当今社会,依然可以看到《杀死一只知更鸟》所反映的种族偏见问题,这不仅让人反思,也让人警醒。小说中的偏见是明显而直接的,现实世界中的偏见则更为微妙和隐蔽。但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对人的伤害都是一样深远的。 重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改变社会,必须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更要勇于正视并挑战自己内心的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公正和和谐。 阿蒂克斯说:“你永远也理解不了一个人,直到你站在他的角度上,穿上他的皮鞋,走遍他走过的路。”这句话不仅是对斯科特和杰姆的教诲,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提醒。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时,我们应保持谦逊和同理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和施加偏见。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部值得每个人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提醒我们,偏见比无知更可怕,而克服偏见,追求正义,是我们每个人不断成长的目标。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在复杂的人生中寻找简单,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如何在偏见中坚持正义。 在这个意义上,《杀死一只知更鸟》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偏见和无知,同时也是一把钥匙,开启我们对正义、同情和理解的探索之门。让我们带着这本书的教诲,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只“知更鸟”,用我们的行动,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与温暖。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