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承宋时【揭阳美食文化】
食尚甚得宋人意

  自秦至宋,转瞬千年。期间,北方战乱不断,“衣冠望族向南而迁”,一直被中原人视为边远落后地方的揭阳地区,成为官员贬谪或流放之所,同时也因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成为逃避战乱的安居之地。大量中原和江南移民由闽迁入,其中不乏钟鸣鼎食之家。

  宋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一个昌盛时期,南迁移民带来了宋代士族的宴会礼仪、宫廷和民间美食,这些更为精致的烹饪技法与美食文化,或是被完好地传承至今,或是因材创新,或是被同化,深刻地影响了揭阳饮食文化的发展,促使揭阳美食更为精细、更具仪式感。

  □记者 林佳燕  文/摄

  宋代是士大夫数量猛增和士大夫意识转变的时代,他们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谐调,饮食观也趋向于清淡、养生,这恰恰与揭阳地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相契合。宋时,潮州知州彭延年晚年致仕隐居于榕城梅云浦口村(今厚洋村),在南河河畔居住。在他的眼中,揭阳是一处“太平无事日,处处尽桑麻”“稻田千万顷,农舍两三家”的世外桃源,“苏肥真水宝,鲦滑是泥精。午困虾堪脍,朝醒蚬可羹。”描绘了他的田园生活,极富生活情调和地方特色。

  榕城自南宋后为揭阳县城,如今是揭阳市政府所在地。榕江南、北两河绕城相望,在渔湖双溪嘴处合流,蜿蜒出海。境内一片平原沃野,溪港沟渠纵横交错,盛产水稻,水产资源丰富,历来是“鱼米之乡”。两河交汇处淡水与海潮相遇,水质咸淡交织,适宜各种鱼虾生活、繁殖。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各种鲜美的水产食材。彭延年诗中,肥美的河鲜、滑溜的鲦鱼、鲜活的小虾、美味的河蚬,这些水产一直都是揭阳人日常餐桌上的菜肴,如香煎草鱼、松鱼头白菜汤、香煎刺鱼、梅汁鲦鱼、白灼溪虾、煎煮涂虾、腌咸蚬、金不换炒蚬等等。

  梅汁湿鲦鱼

  咸酸适口味甘美

梅汁湿鲦鱼。

  鲦鱼产于榕江咸淡水水域,在渔湖至地都一带近岸滩涂处,可见鲦鱼在泥水中跳跃。鲦鱼大如指狭圆而长有黑点,俗称花鲦,在榕江滩涂生活的“泥鱼”除了花鲦,还有浑身红色的红鲦,腹大哆口暴腮、鳞细色黄的狗母鱼。鲦鱼肉质细嫩甘美,营养丰富,有较好的滋补效果。

  鲦鱼通常是渔民捕获后直接在江边贩卖,或是当天在市场的河鲜小摊档售卖,最大程度保证新鲜。烹饪鲦鱼前,大点的要去除肠肚,小点的则是整鱼入馔。其做法先是洗净晾干水分,拌入少许食盐防止炸时粘连和鱼肉散开。然后放入热油锅,先大火再调小火炸至金黄,捞起沥油。另起锅放入炸好的鲦鱼,加入适量咸梅汁拌匀即可出锅食用。鲦鱼肉嫩骨软,湿梅汁的作用是可怯腥提鲜,口感外酥里嫩、咸酸适口、肉质弹牙,夹住鱼头,轻轻拉扯就能剔下整块鱼肉,是为日常佐餐下酒美味小菜。

  河蚬

  鲜甜美味最家常

咸蚬。

金不换炒河蚬。

  家住榕江边,河蚬、小鱼小虾可以说是最日常的食物了。彼时,晨昏潮退,常见妇孺成群捞蚬于村前寨后的小溪河滩。河蚬回家清水养着,使其吐去泥沙,便可做菜了。榕江南河石马山下梅云白垠一带溪中的“马齿蚬”,金边腊壳,肉嫩味美,制汤清甜、鲜香可口。有“潮汕佳肴”之誉的“马齿珍珠肉”,便是趁在清水吐泥沙的马齿蚬微微张口,快速用针将蚬肉挑出,然后配料烹饪。

  河蚬的做法很简单,有咸腌、炒、煮汤等。腌制咸蚬的汁料是关键,先将河蚬洗净放入盆中,加入开水漫过河蚬,待水里冒起小水泡,河蚬微微张口便可滤去开水备用。再将整棵芫荽,蒜头、红辣椒切碎放入盆中,加入适量酱油、蚝油、芝麻油、盐、糖和凉开水搅匀,倒入河蚬盆中,用保鲜膜密封放冰箱两三个小时后便可食用,咸鲜可口,是佐餐佐粥佳品。炒河蚬,金不换(九层塔)则是灵魂,热锅放油,放入蒜头、金不换、葱等配菜,再加入洗净的河蚬翻炒,蚬口打开之后加适量食盐或酱油便可出锅。煮汤则是将锅中清水煮开,放入河蚬,金不换、芫荽、葱、芹菜等,再加点猪肉末中和河蚬的鲜腥味,便汤汁便为香醇浓鲜。

  刺鱼

  开春第一鲜美之肴

香煎刺鱼。

  榕江南河河面宽阔、水流平缓,盛产鮆鱼(俗称刺鱼,又名凤尾鱼或鲚鱼)。每年农历二三月至七月,生活在浅海的刺鱼就溯江而上,成群结队在榕江觅食,随着潮水进退。古时,渔民采用古老的“扣衆”渔法,用“击柝传声”的方法敲板惊鱼、驱鱼围捕,他们在船头放置特制梏板,作业时按节奏用木棍敲木柝、击船板,仿平吆叱之渔歌,而后围网捕鱼。晚间,泊舟于古城南门外河边浅滩,集中摊卖鱼鲜。这便是揭阳古八景“南浦渔歌”。

  刺鱼入馔,滋味鲜美。苏轼诗云:“桃花流水鮆鱼肥”,钱泳在《履园丛话》中称为“开春第一鲜美之肴”,认为刺鱼内脏滋味甚美。刺鱼盛产季节子多而肥,民间多用油煎或是制作鱼丸食用。煎刺鱼尤其考验耐心,洗净晾干之后,一条条交叉平铺到已热油的平底锅中,细火慢煎,小心翻面,直煎至双面金黄,再撒点食盐或是酱油,便可出锅。香煎刺鱼吃起来又香又脆,骨软肉嫩,鲜美可口。

  涂虾

  鲜美天成  一口销魂

煎煮涂虾。

  《揭阳县正续志》记载:“涂虾如水中花喘喘而至,视之几与泥沙无别,皆鱼虾子也,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涂虾是多种海水浮游生物的集合,其中既有鱼卵,也有虾卵,还有其他一些微型浮游生物。出产于榕江咸淡水交界的地方,对水质要求极高,曾消失十几年,近几年又重返餐桌。涂虾是揭阳的特产,也是不少揭阳人童年时对食物味道“鲜甜”的初次感知。

  每年农历十月至来年二月是捕捞涂虾的最佳季节,在南河下路村、北河东泮村一带,渔民于凌晨两三点到河中心洁净流水处,插虾柱,装密网,趁退潮时捕捞涂虾,天亮收成后放自行车上沿街叫卖。新鲜的涂虾状若水泥,有直接煎煮、煎蛋、拌馅等做法,熟了之后就会变成赤红色,极其鲜甜。

  涂虾一般的做法是先细致清洗,滤去杂物,将猪板油切成黄豆大小放入热锅,再加入切碎的红葱头文火慢煎,呈金黄色加入少许食盐,制成红葱猪朥备用。热锅放一勺红葱猪朥、芹菜、香葱爆香,放入涂虾后搅拌炒制均匀受热。涂虾慢慢从深灰色转变为锈红色,锅里冒起一个个泡泡,这时,涂虾特有的香气便在空气中飘荡。热气腾腾端上桌,舀一勺子入口,轻轻抿咬,鲜甜满足、顺滑无渣,余味无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