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初中物理课趣味性 |
□陈杰龙 在整个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初步具有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好问、好学、富于幻想。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与“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并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是物理课的成功标志之一。 那么,如何让物理课富有趣味性呢?我认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影响因素,这包括对教学方式、手段及设施的选择和教师的语言等。可以说,教师的教学魅力是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这种教学魅力能激发并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和学习自主性,最终保证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增强物理课的趣味性。 一、从教学方式和手段去体现物理的趣味性一是通过改变和增加物理实验,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的心理特征,用实验的趣味性来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老师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多动手,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这样做,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记忆。 比如,近些年来,就有不少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学习研究而获得快速进步。有的学生甚至其它学科成绩都很差,却能把物理考到全班第一名。 二是在课堂中巧设悬念,并善于利用物理实验进行“魔术表演”。这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趣味十足地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比如,在讲述“大气压强”这一节中,可这样设问导入:装满水的杯子倒置后水将会怎样?同时进行“魔术表演”——空气托水柱。再如在为物理刚入门的学生首次上课时,可通过一系列“魔术表演”和悬念来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会使球下落的更快吗?(展示气压差托球)。沉底的鸡蛋能浮上水面吗?(展示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升)。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材料进行拓展,增强物理的趣味性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讲述一些物理趣闻,尤其是结合故事进行讲课,很受学生欢迎。例如,讲述“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时,可让学生知道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能爬进人体的血管为病人治病;而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飞机,只有蜜蜂般大小,却是隐蔽性很好的军事“侦察机”。讲相对运动时,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 三、用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来表达教学的趣味性对活泼好奇的初中生,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讲解,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增强技能。比如在我们学校,林老师便是一位已有二十年左右教龄的老教师,但她为人幽默,语言风趣。在课堂之上,她的言语便是最具感染力、最能吸引学生的东西。每一位被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上她的课的。 总之,在一节物理课中充分突出并增强物理课的趣味性,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充实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