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收获

  12月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寒风呼啸,冰天雪地,连暖和的南方也有几分寒意了。而此时的金灶芦塘村里的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晒着柿饼。今天我们一家要去往这个热闹的村庄,欣赏这冬日的独有美景。

  沿着弯弯的山路,我们到了村里,迎面便是一大片的柿饼,懒洋洋地躺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走进晒场门口的工场,两三个老人熟练地拿着削刀削皮。一点一点,不一会儿,金色的果皮堆成一座小山。柿子在老人手中飞快地转动,削完皮,又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蒂挖走。动作是那么灵活,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走进晒场,暖暖的阳光晒在用竹篾编成的晒台上。晒台上,柿子一排一排整齐地排列着,有的红彤彤的、圆圆的;有的颜色是深红的、扁扁的;颜色越深,柿子越扁。走在晒台间,我闻到几分淡淡的甜香。原来经过太阳的曝晒,柿子的水分蒸发,饱满的果肉凹了下去,拿起来又粘又软。

  阳光下,老板把削好皮的柿子一篮一篮地倒在晒台上。爸爸和老板谈了起来。说到柿饼,老板就有话了,自豪爬上眼角,皱纹挤成一朵花:“我们家的柿子都是刚摘的。没晒的柿子不能吃,但做成柿饼就会变得甜。”“我们一般9月就开始晒,会持续到正月。每批大约要晒一个月,每个柿子每天都要翻面……”说着,他还热情地拿出几个晒好的柿饼招待我们。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老板还给我们介绍:晒的时间不同,柿饼分成两种。一种表面有霜,粉粉的;一种表面没有霜,放的时间久了,也会结霜的。

  这时候,我发现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正在翻柿子。我走上前去和他们聊了起来。原来每天放学后,他们便到这翻柿子。每个晒台的柿子翻完便有两元,他们将这些钱积起来,就可以用来买学习用品、书籍。他们一边和我说着话,手不停地翻着,说话间就翻了一个晒台的柿子。听了他们的话,妈妈连声赞叹,我也打心底里佩服他们。

  从晒场出来,我们买了好几袋柿饼。妈妈拿起一块柿饼,说:“柿子要经过阳光的曝晒和时间的沉淀,才能积攒糖分,成为好吃的柿饼。我们也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经得起磨炼,才能取得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点了点头,这次“看柿子” 之旅真是收获满满啊!

  榕城区北门小学 黄 晟

  指导老师:黄洁钏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