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培养探究

  □ 郑浩霞

  说起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秩序,很多教师都会摇摇头。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玩得欢……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年纪较小,很难做到认真听讲。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时时强调,明确倾听的重要

  现在的孩子受家庭影响,喜欢我行我素,不愿意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更不明白听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时时强调,才能让他们知道倾听的重要作用。如:故事了解法,通过讲解倾听的寓言故事,名人善于倾听的故事等,让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明白倾听的道理,从名人身上学习倾听的方法,养成倾听的习惯。再如:游戏体会法,游戏前快速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由于没有认真倾听,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游戏后,与学生共同反思总结没有认真倾听的后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时时强调,课课重复,才能让他们慢慢地明确倾听的重要。

  二、事事留意,树立倾听的导向

  一年级的孩子,老师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是高大神圣的。如果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对他们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所以,在学校生活中,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向我们倾诉他们的任何事,我们都要耐心倾听,及时地肯定他们优秀的表现,指出不足的地方,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三、常常指导,教给倾听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作为老师要常指导、教方法。首先,老师要做到的是做好细节,营造氛围。如:上课前用最短时间督促学生调整坐姿、准备上课。课堂上要告诉孩子们,老师在讲课时,眼睛要注视着老师,重点听清老师反复说的话,学会必须掌握的知识。听同伴发言,主要听不同之处。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听同伴发言时,要做到神情专一,重点听清他人的回答与自己想法的不同之处,经过思考辨析后,觉得认同的可以用“对、同意、正确”等语言回应,不认同的可以继续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四、人人关注,营造倾听的氛围

  课堂上良好的倾听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时时保持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要不断地变换方式去刺激学生重复地认真倾听。常用的方法有:随叫随到法,即:点名回答问题时,不要让学生发现规律,随机点“将”,所有学生始终保持认真倾听,随时都有可能被叫到。声东击西法,即:我们在提问一个学生时,在认真听其发言的同时,也要随时关注其他同学的状态。特别是离发言者位置较远的同学,发现有不认真的表现,马上提问。这样,让全班学生知道,老师不但在用耳倾听一个人的发言,同时也在用眼关注每一个人的表现。关键记忆法,即:指一人发言时,说到重点内容随时叫停,让其他人重复。这样,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会在教师反复强调,学生重复回答中得以落实。这样,通过变换提问的方式,关注所有的学生,营造学生认真倾听的氛围。

  五、常常激励,形成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集中精神的时间较短,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他们注意倾听。要善于发现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及时进行点评鼓励,帮助他们养成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时常使用促动孩子内心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去学习思考、探索新知。如:看到有人溜号了,及时跟进说:“现在,我们要比一比,看看哪只小耳朵最灵?”看到特别认真倾听的孩子,马上表扬:“瞧,这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意识强,虽说我们表扬的只是一个人,但是受益的却是一群人。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我们要立足每一天的每节课,坚持每时每刻,关注每人每事,这样,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知识吸收与思维发展,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