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战舞”动九州

 

《英歌舞》

黄剑丰 编著

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4年11月

  杨梓康

  揭籍作家黄剑丰老师编著的书籍《英歌舞》最近出版。读完这本书,让我近距离感受到英歌舞的独特魅力,对英歌舞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英歌舞发源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集舞蹈艺术、南拳套路和戏曲演技于一体,气势雄浑豪迈,舞蹈动作灵活多变,表演场面恢宏,给人以力与美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在潮汕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英歌舞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书中关于英歌舞的起源说介绍尤为详细,有来源于《水浒传》中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的“及时雨”(宋江)的“祈雨说”,有为驱邪逐疫、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文化而衍生的“傩起源说”,有“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而来的“秧歌说”等等,从英歌舞众多的起源学说来看,英歌舞的历史由来已久,直至今天,英歌舞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并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形式互鉴互融。

  英歌舞虽盛行于潮汕地区的普宁、潮阳、潮南、潮州等地,但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甚至同一地区的英歌舞在鼓点、阵法、槌法甚至道具的使用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诸如潮阳英歌的服饰接近舞台戏曲服饰,演员挂着胡须,甚至戴着戏曲武将的帽子,有的帽子上还加上了两根长长的雉鸡毛,而普宁南山英歌队的服饰装束相比潮阳英歌则更加干练,接近生活化,普宁南山英歌队通常头包黄色系带头巾,额前缀慈菇叶面牌,身着黑底镶白边的衣裤,扎着黄色红纹的腰带和绑腿,脚穿着草鞋。英歌舞不同的服饰和装束,彰显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不同板式的英歌槌,也有各自的讲究。快板英歌的英歌槌最短,便于灵活处理各种快速便捷的动作,而中板英歌的英歌槌较快板英歌的英歌槌稍长一点,慢板英歌的英歌槌则是最长的。

  在英歌舞的鼓点、阵法和槌法方面,不同地域的英歌舞队伍有着不同的运作方式。如潮阳后溪英歌队擅长表演中快板英歌,其阵法有“众星拱月”“双金钱”“跃马挥刀”等,极为刚柔并济,气势磅礴;普宁南山英歌队则更擅长表演快板英歌,其独特动作套式有“插秧”“洗街”等独特样式。在英歌舞的道具中,有一种样式的道具颇具特色,它名曰“布蛇”。舞蛇的表演是岭南地区土著民族的舞蹈遗风,也是人们千百年前对岭南百越蛇的一种崇拜。普宁地区的英歌舞大多是时迁舞蛇开路,而潮阳地区的英歌队则是公孙胜拿着令旗开路。潮州文里的英歌队也无时迁弄蛇,而是采用关胜和秦明两位头槌开头引领动作。英歌舞的种种差异表现,共同构成了英歌舞这朵艺术奇葩的独特魅力。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旧时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分工关系中,提倡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不允许轻易地抛头露面参与外面的社会活动,另有部分英歌队也立下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因此在英歌舞队伍中三名仅有的女性角色(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也由男性来扮演,女性在以前的时代也无缘进行英歌舞的学习。但随着五四运动后,男女平权的意识日趋普及,直到现当代,随着海内外英歌舞粉丝的暴增,老一辈的英歌舞传承人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固有观念,在潮阳、普宁等地相继创设了纯女班的英歌舞队伍,女子英歌队也逐渐在社会中参与相关的表演活动。这显然是英歌舞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新点和对男女文化礼制的观念认同。

  《英歌舞》一书把我带进了英歌舞异彩纷呈的世界中,树立起心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认识英歌舞,学习英歌舞,这项“中华战舞”将越走越远,走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