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情境导入优化 |
□王敏芝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各科教师需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学科问题时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为助力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教师会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其中情境导入在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情境导入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师应重视情境导入的优化运用,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情境教学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功能。本文将从常见的几种情境导入形式入手展开简要分析。 一、借助问题开展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有多种类型,利用问题创设情境以实现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教师常用的方式。问题情境导入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随机提问的状况,以序列化的学科任务结合情境来设置问题。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将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与解决,进而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增强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提升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3“人民当家作主” 的教学时,可以借助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生活中,人们有些问题要顺利解决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若你发现马路上的路灯有些坏了,需要哪个政府部门管理呢?农民在市场购买到假种子,导致粮食绝收,应该寻求哪个部门解决?风景优美的山林受到不法人员破坏,需要哪个部门保护?”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会引发学生对政府部门职能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学生将对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二、借助比较开展情境导入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为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将对前后知识进行整合,深入思考以找出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为实现情境导入的优化,教师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提升,在观察、模仿中不断提高情境导入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师为使学生理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可以利用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回顾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新文化运动,以及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7 世纪的思想启蒙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思考这些运动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都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这些历史情境的比较,学生能够理解哲学在时代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习哲学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本部分的学习任务。 三、借助音乐开展情境导入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音乐开展情境导入,利用音乐开展情境导入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优化音乐情境导入,教师要精心挑选导入素材,注意音乐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切实发挥音乐情境导入的作用。在开展“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精心选取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俄罗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的《梁祝》、印度的《丽达之歌》等。教师让学生说出每首民歌所属国家,分析每个国家民歌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国家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世界文化,文化的传播使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通过文化增进相互了解,更好地体现文化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在各个方面强化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情境导入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情境导入类型,在促进学生开展新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助力。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