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区、揭阳产业园聚焦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 |
精准引进优质项目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揭东区、揭阳产业园聚焦“三抓”,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李沛林 摄 □记者 黄 蕾 何小妍 特约记者 李创新 2024年,揭东区紧扣“三个打造”目标,加力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苦干实干、凝心聚势,再掀项目建设热潮,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揭东区、揭阳产业园2025年第一季度“百千万工程”暨“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近三年,揭东区、揭阳产业园招商引资落户项目(已出让土地)共55个,计划总投资139.74亿元,用地面积3434.85亩,已投资金额44.46亿元,目前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10个,累计产值3.87亿元,余下项目中,15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落地之年。2025年第一季度,揭东区共签约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15.88亿元,成功引进了格力电器粤东销售及配送中心等项目。揭东区将立足工业基础扎实、产品类别众多的产业基础优势,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3+3+2”产业平台布局系统完善的园区平台优势这三大优势,全力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园区“主战场”地位更加突出。 在大抓产业方面,揭东区将强化揭东经开区“一区三园”、中德产业园“两园三区”、揭阳产业园“一园七区”园区联动发展;做实园区新增储备工业用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用地出让“三本台账”。优化提升三大工业产业园规划布局,探索推行“园中园”发展模式,聚力打造五金机电产业集聚区、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跨境电商园和五金塑胶小微企业集聚区等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整合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 在大抓招商方面,揭东区将坚持“一把手”抓招商,瞄准链条,跟进客商,通过产业链招商招来项目。围绕“一化一海”产业上下游招商,瞄准大南海石化项目这一“超级链主”和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主动搭建平台招引配套产业,同时发挥揭东制造业优势,为“一化一海”产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产品和服务。制定产业链招商方案,围绕五金机电、食品饮料、精密制造等揭东优势产业,逐链制订产业链招商方案,充分利用产业协会、企业家资源力量靶向招商,不断强链延链补链;为做大做强五金产业,揭东区已制定《揭东区五金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科学编制招商图谱,打造“一图一库一清单”(五金产业链招商全景图、目标企业库、龙头清单)。此外,紧盯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鼓励支持更多企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落地项目,用心服务本地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争取实现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连续三年高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扩大招商“朋友圈”,充分利用产业协会、企业家资源力量讲好揭东故事,鼓励广大企业家回到揭东投资创业。 在大抓项目方面,揭东区将狠抓催建促产,聚焦“三个大抓”项目签约开工率、开工投产率、投产达效率“三率”指标,加快玉湖冷链、缅商玉文化基地、燕塘乳业、格力电器等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工业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狠抓项目谋划,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谋划债券资金项目,完善园区污水、供电、产业服务中心、示范路建设,积极谋划土储债项目支持产业落地发展。 为了让更多企业家说揭东好、来揭东看、在揭东投资,揭东区将践行好“双有双心”理念,持续推进环境优化工作。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持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省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配备企业联络员,落实区领导季度走访制度,一企一策精准解决企业诉求;每周三举行“企业服务日”活动,提供上门代办、帮办和政策解读、材料申报指导等服务。在优化人才环境方面,紧扣“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开展专项人才招聘引进,提供优质岗位390个;深入实施“扬帆计划”,优先支持特色产业人才发展,计划培养化学纤维产业人才800人;用好人才驿站和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落实揭东区高层次人才服务13条,打好服务保障和关心激励组合拳。 揭东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委书记黄坤明莅揭调研指示精神以及市委“1315”工作思路,紧扣“三抓两干一加快”工作要求,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五金机电、食品饮料、智能穿戴为代表的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两大生产性服务业扩能增效,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联动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主导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大关,为市委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发展格局贡献揭东力量。 揭东经开区:打好“园区提高提升年”攻坚战 位于揭东经开区的揭阳燕塘乳业有限公司项目(效果图)。 近三年来,揭东经开区共签约项目37个,投资总额66.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共签约项目3个,投资总额3.85亿元。为打好“园区提高提升年”攻坚战,切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揭东经开区将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建立新型工业园新增储备工业用地、产业用地出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本台账”,全面摸清园区土地资源底数,实现地块编号、位置、面积、规划用途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可视化管理,保障园区规划发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产业分类打造专业化“园中园”,重点在新型工业园谋划建设金属制品集聚区、食品健康集聚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主动精准服务好宝嘉不锈钢和燕塘乳业两大链主企业建设发展,借助宝嘉和燕塘的品牌和资源优势,今年将争取引进12个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同类特色项目落户集聚区,凸显产业聚集“新生态”。 此外,培优锻强“链主”企业,大力推动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重点支持巨轮、宝嘉、蒙泰、海兴等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搭建链上企业招引、服务、培优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为提升园区营商环境,揭东经开区谋划打造集“一站式”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服务中心,积极为揭东区提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管家服务、园区多功能综合配套服务等,探索搭建实时政企互动交流平台,解决好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云棋路(北段)、宝丰路北段、宝华路、宝田路、宝山东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服务能力。 中德产业园:打造专业化特色“园中园” 位于中德产业园的粤东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基地(效果图)。 近三年来,中德产业园共引进企业22家,拍卖土地1027亩,催建促产2019年之前引进的企业5家(331亩),新增及续建项目总投资约57.63亿元,全部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40亿元,年营收额52亿元以上,年新增税收可达2.5亿元。其中,10家企业已建成投产,1家企业正在进行设备调试,13家企业正在建设中,3家企业正在前期报建中。2025年第一季度,格力科技、东运制版、有锋五金3家企业签约落户中德产业园,总投资4.7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1.4亿元,年营收额12亿元,年可新增税收1700万元。 为努力打造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新高地,中德产业园将立足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发展定位和突破方向,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园中园”,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和服务。 针对园区发展现状,中德产业园结合现有企业及当前产业发展趋势,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园、跨境电商园和新能源、新材料园3个专业化特色“园中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加速打造通用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产业新格局。目前,园区的控规修编、规划环评、竖向规划都已完成,规划配套齐全。南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已建成四大中心、专家楼、生活配套区、通用厂房创新AB区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建成珠江大道、中德大道、莱茵大道3条园区主干道和横一、横二、纵一、纵二、纵三等一批园区次干道,配套建设综合污水处理厂、北部片区供水泵站。接下来,园区将谋划建设北部110kV变电站、汕昆高速接入口工程。 揭阳产业园: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位于揭阳产业园的菜鸟(揭阳)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通讯员 摄 近年来,揭阳产业园各项工作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指标有突破、项目有亮点、要素有保障、品质有提升。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近三年来,揭阳产业园共引进项目52个,总投资达67.23亿元,已有47个项目落地,全部都是产业项目,其中15个投资1亿元以上,1个投资10亿元以上,包括缅商、菜鸟、智能穿戴、氢能船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益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2024年,园区13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特别是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年度计划201%,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省重点项目投资额连续三年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从2022年的1.5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7.3亿元,项目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园区的生命力在于产业,产业的关键在于链条的完善。揭阳产业园将依托园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抓好五金塑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玉石特色等五大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此外,以“园中园”经济做大五金塑胶主导产业,抓好五金塑胶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首期220亩土地已全面完成招商,接下来将重点推进土地出让工作,力促首批落户的8家企业早建设、早投产,并做好二期用地的谋划;加大孵化器加速器入驻企业的生产运营工作,壮大智能穿戴、氢能船等产业规模。以“阳光公盘”为切入点推动玉文化产业规范发展,引导阳美等玉器专业市场和广大加工场、商户诚信经营,规范乔南等玉石公盘场“阳光交易”,扶持培育一批玉器企业“小升限”,以企业的良性发展实现玉文化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以加快用地出让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园区计划出让工业用地437.02亩,第一季度已出让3宗102亩,并结合招商项目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土地供应计划。以土地储备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目前,园区共有存量用地约900亩,其中转移园区工业用地335亩,商业用地115亩。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品质,2025年,谋划了总投资3.38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污水管网、道路、充电桩等设施。同时,继续加大品质提升力度,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绿美园区和“百千万工程”建设。
|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