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

 

  《人类还有希望吗: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启蒙和教育》

  徐 贲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5年7月

  本书从“后康德”的视角出发,提出一种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启蒙路径。它不是复古的呼唤,也不是悲观的预言,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更新的尝试:在智能机器的“黑镜”作用下,重新发现并定义“人”的独特价值。全书共十四章,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愚蠢与实践智慧谈起,展开对隐性知识、具身认知、公民教育、情感教育、经典阅读、信仰与想象力、哲学好奇心、荒诞与愚蠢、游戏精神等主题的多维探讨。

  《舟中人:细读张岱》

  张则桐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5年7月

  本书以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为核心,透过17篇深度解读,解码一个朝代的繁华与寂灭。从《陶庵梦忆》的故国残梦,到《夜航船》的知识漂流;从《自为墓志铭》的自我剖白,到《家传》中的人性微光……作者以跨学科视角,在典籍的缝隙中打捞晚明的文化碎片——昆曲的婉转、文人的傲骨、市井的喧哗、废墟的美学,呈现出晚明的蓝调时刻。

  《清代宗族研究》

  常建华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5年7月

  本书是关于清代宗族制度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深入分析了宗族组织在清代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从祠堂、族长、族规家训到族田、家塾等方面,揭示了宗族如何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书中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刑科题本、碑刻、族谱等对不同地区的宗族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展现了宗族在地方社会中的多样性。同时,探讨了族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宗族自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茹退集》

  夏金华 著

  商务印书馆

  2025年7月

  本书以佛教研究为主,全书涉及古代纸钱、葬仪、礼乐、释迦眷属、吃茶、高僧、纸衣、逃禅、地理、史迹之类的考据,又讨论佛性、译经、念佛、注疏、宗教本土化诸理论学说,兼及陀罗尼、地方神祇等民俗信仰,且多贯摄儒、释、道三家之学,或与已消亡之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相关。作者意在呈现宗教的多样性,以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之深远影响。

  林 兰 辑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