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喜
小学语文作业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升华,更是开阔学生视野、发展个性和创新精神的途径。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大都是以“单元”或“主题模块”的形式呈现,随着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作业设计也显得至关重要。单元作业是广义的,既包括单课课前、课堂、课后作业,也包含一个主题单元学习后的整体作业设计。下面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例,浅谈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课前作业设计:精准投放
课前作业是指在正式上课之前的预习作业,主要是为了学生在正式上课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这种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观察、调查、收集资料或尝试实验等。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更为有效。如教材第二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适当了解相关背景。课上对资料的使用也要适时、适当,避免由于过度使用资料影响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深入品味。
二、课堂作业设计:聚焦问题
课堂作业是指在学校的课堂环境中,由教师布置给学生,旨在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提高某些技能的练习和训练。这些作业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操作作业、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等。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如第三单元是阅读单元,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阅读任务卡,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边阅读一边完成任务卡。学生每带着一个目的阅读,都需要再回到课文中,选择对应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任务卡的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
三、课后作业设计:开放拓展
课后作业是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毕后,布置给学生的练习题或任务。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针对这一单元教材特点,课后作业我设计让学生画思维导图。通过这项课后作业,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怎样表达中心意思,帮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到本单元习作中。
四、单元长作业:强化持续
单元长作业是指同一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相较于某个单独课时而言,单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关联性、综合性、递进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可以从中观角度避免教师在宏观把握学科课程整体要求上的困难,又可以避免仅从微观角度把握某个课时出现的割裂问题。从单元视角围绕特定情境与要求设计作业,不仅有助于相关要求的持续落实,也可以依托单元对作业类型进行跨课时的整体安排。如第六单元围绕“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我设计了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单元闯关作业,闯关成功的学生奖励环保徽章,把环保教育自然渗透到语文作业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总之,单元作业要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分解学习任务,秉承以终为始的原则,凸显统编教材中自然单元中的双线组元——“人文素养”和“语文元素”,让体现单元重点的作业设计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现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