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记者 林文君
他们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用脚丈量大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长年累月地和农民在一起,架起农民与科技的“金桥”;他们工作在农村、服务于农业,为“三农”默默付出,只为农业科技真正落地……
他们,便是农村科技特派员。
2021年以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派30位省级、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到一线“传经送宝”,下田头“把脉支招”,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科技特派员,想方设法助农增收致富
新品种和新技术带来新希望,位于榕城区的登岗镇因科技特派员的到来实现了种植产业的增产增收。
登岗镇的水稻种植模式以散户种植为主,大多种植面积较小,水稻种植的效益低。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驻登岗镇的杨培新教授团队,通过对该镇自然条件及现有产业情况深入调研,发现该镇2万多亩耕地中,有1.3万亩用于种植水稻,但水稻种植存在产值低、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于是,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借助专业智囊,引入省农科院水稻“十九香”“美香占2号”等优质水稻品种、仲恺农学院的“仲恺花”花生品种、普宁市农科所的“普薯32号”甘薯等优良品种,同时通过引入有水稻种植、加工和销售经验的农业企业,以技术培训的形式向种植户传授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经验,并促成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逐步完善水稻产业链。
此外,杨培新教授团队还支持登岗镇青年创业,并推动成立乡贤农业合作社,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孵化出“我有一亩田”现代农旅休闲农业特色项目。按照该团队提出的“一产”提质、“二产”拉动、“三产”增效,构建“公司+N个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登岗镇种植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种植树菜效益好,批发价每公斤能达到16元,但阶段来,虫害发生严重,判断为害树菜的害虫为白粉虱,而且其数量庞大,危害严重,要间隔3天连续用药两次,每次加点虱螨脲之类的杀卵药剂……”在揭西县凤江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驻凤江镇团队负责人罗集丰接到农户求助后,和当地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赶赴田间查看情况,并现场为农户提供了防治技术方案。
采访中,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驻上砂镇团队负责人陈沛捷告诉记者,阶段来,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多次到上砂镇调研,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在当地农副产品包装、乡村规划、乡村彩绘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为美丽乡村添彩赋能,助推我市“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
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一头连接科技创新,一头连接生产实践。他们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带给农民,把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助力揭阳“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做好对25个市直及中央、省驻揭单位帮扶镇和36 个县(市、区)自身帮扶镇开展农业科技需求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共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42名、53支团队参与驻镇帮镇扶村组团式帮扶,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其中,像杨培新、罗集丰、陈沛捷一样来自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活跃在乡间的省级、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共有30名,他们组成17支团队对帮扶镇开展组团式帮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重点围绕全市10个乡镇(街道)提供农业产业、社会管理、乡村规划、电商服务、政策宣传等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村基层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2023年,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累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684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6个,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3项,帮助受援对象增收255万元。
“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技能特长的特派员加入,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法规和‘百千万工程’相关政策等,推广良种良法,帮助更多服务对象对接科技资源,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辅导和培训,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并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关键难题,开展联合科研技术攻关,做好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科技帮扶工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林秀玲说。
林秀玲表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3-2026)》要求,面向帮扶乡镇,根据当地农业产业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选配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助力揭阳“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