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平“语”近人——习…
·习近平复信美国马斯卡…
·助力揭阳古城文旅产业…
·锚定目标走好科技兴企…
·万人贺灯闹元宵 联…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
·奋力开创办公室“三服…
·奋进揭阳为画家提供创…
·人月团圆元气满,年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新办法来了!“外卖小…
·南京居民楼火灾事故致…
·实现全球血液学家的梦…
·在艺术追求中传播美
·“虎啸龙腾”扬墨香
·佳作赏析
·来稿选登
·三彩瓷器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艺苑学堂
三彩瓷器

时间:2024/2/25

 

 〔唐〕三彩武官俑

  〔辽〕三彩印花方盘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洛阳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  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如这时期的《三彩武官俑》,高70.5厘米。俑头戴秾冠,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着宽袍大衣,外罩裲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拳相握,置于胸前。秾冠施朱,冠、发、眉、眼、胡须施墨,唇红。此三彩武官俑神情庄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色泽鲜艳流畅。秾(hé音合)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唐朝时秾冠中的秾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秾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则少见。

  辽三彩  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烧造量相对大一些,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三彩印花方盘》,盘四方花口,口微敞,斜腹,平底。盘内壁以印花为饰。内壁四面壁均分饰2个开光,每开光内饰花卉1朵,花卉两侧对称饰卷叶纹。盘内底中心模印团菊1朵,四角饰叶纹。盘内施黄、绿、白三色釉彩,白釉为地,花卉施黄彩,叶纹施绿彩。盘外壁施白釉,施釉不到底。此盘胎体较薄,器物整体和印花均为模印而成,造型规矩,颇具对称之美。造型相近的模印方盘亦见于辽代白瓷。

  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金三彩  陶质胎体主要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金三彩的特点是施有较厚的化妆土;釉色厚而鲜艳、纯正、润泽,填色规整;装饰手法以划花为主,刻、剔为次;线条粗壮匀称,流畅自如;多为生活实用器;烧成温度高。烧制窑口有河南巩县、登封、鲁山、禹县扒村、宝丰和磁州窑等。

  元初三彩叶纹枕虽是三彩的延续,但其质量明显下降,已渐趋衰落。至明、清时期,三彩逐渐转向了建筑材料方面。

  艺 辑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