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秀
在面对小学数学作业量多、形式僵化、设计缺乏生活性和实践性等问题的时候,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要如何改善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优化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作业量过多。作业量过多会占用学生较长学习时间,削减他们参与其他学科、体育和社交活动的时间。此外,长时间的作业负担可能引发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这一现象也可能阻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态度。因此,需要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控制数学作业的数量,达到既能够巩固知识又不至于过度消耗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效果。
(二)作业形式枯燥僵化。小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形式枯燥僵化的问题,表现在题型单一、布局呆板。作业题目缺乏创意和趣味性,通常以传统的计算和填空为主,缺乏生活化和实际应用。这种僵化的形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缺乏主动性和兴趣,难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深入思考。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引入更多富有创意、灵活多样的题型,结合实际场景设计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缺乏生活性和实践性。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着的其中一个显著问题是缺乏生活性和实践性。大多数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停留在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运算层面,未能有效地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场景。
二、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中的学习能力。实现作业内容的活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作业设计差异化。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的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位学生在适度的挑战下完成作业。其次,引入项目式学习,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问题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难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减少单纯的计算题目。此外,利用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其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内容,从而减轻整体作业负担。
(二)作业设计创新化。作业形式枯燥僵化的问题亟待通过创新性的优化策略得以解决。为此,可以采用引入多样化的题材和教学方法,使作业更具趣味性。例如,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设计涉及学生日常经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作业更具生活性。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时,因为瓶子的净含量和瓶子的容积都是不包含物体的外壳,所以孩子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孩子们去商店观察各种饮料、洗洁精、洗发水等物品的净含量,直观感知净含量就是瓶子里所装液体的体积,瓶子还没有装满,瓶子里面的上方还有空间,而瓶子的容积是要装满的,所以孩子们就知道同一个瓶子所装液体的体积比瓶子的容积小,也就是同一个瓶子的净含量小于容积。此外,引入数字技术和互动性的元素,如使用数学教育应用程序或在线学习平台,可以使数学作业更富有活力。通过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设计与学科内容相关的游戏、挑战或实践性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注重作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首先,作业设计应注重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例如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游戏或家庭活动,使数学问题更具实际应用性。其次,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理论,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强调实践性。例如,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购物中计算折扣或规划家庭预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使作业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的吸引力和实用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教育者、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小学数学作业的全面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