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团圆归家路 春运迎…
·向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
·春节,来揭阳赴一场英…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平安…
·春节慰问信
·葵阳公园焕新迎客
·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消…
·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
·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百鼓齐鸣迎新春
·教育部:体育教师应享…
·关爱救助 传递温暖…
·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笔走蛇年贺新岁
·金文吉语展奇崛
·在精细雕工中承载美好…
·墨香送祝福 年味满侨…
·以画会友 共促交流
·佳作赏析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在精细雕工中承载美好愿景
——赏蛇凤纹玉带钩迎蛇年

时间:2025/1/26

 

蛇凤纹玉带钩

  祥龙辞岁去,金蛇踏春来!2025年,恰逢农历乙巳之年,一条灵动而俏皮的小蛇,带着新春的喜悦与生机,再次轻盈降临于人间,为大地披上新岁的华彩。值此,观赏蛇凤纹玉带钩,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

  带钩,亦称犀比,是古代贵族及文人武士用以连接腰带两端的一种精巧扣件,其功能与现代皮带扣相仿。带钩,作为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饰与实用工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更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历史的见证者。

  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制作材料多样,既有青铜铸造的,也不乏黄金、白银、铁质以及玉石雕琢的精品。其形态各异,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到复杂的动物、人物造型,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它们或线条流畅,或雕工精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与对美的追求。

  江苏无锡鸿山遗址邱承墩特大型战国贵族墓出土的蛇凤纹玉带钩,长5.8厘米,宽3.7厘米,为青白玉质地,半透明的色泽,局部因岁月侵蚀而呈现黄褐色,更添古朴韵味。带钩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设计精巧,工艺非凡。钩首弯曲,作蛇首回首状,减地浮雕的蛇首双目凸出圆睁,栩栩如生。蛇身上,细腻的鳞形纹与细斜线纹交织,其间点缀着浅浮雕的谷纹与斜方格纹,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外框则巧妙地以透雕四凤装饰,四角凤首尖喙向内伸展,四蛇身与四凤紧密相连,圆形蛇首穿梭圆环与外框之间,灵动如生,仿佛正在悠然游动。钩钮位于钩身背面中央,椭圆形,素面无纹饰。

  在中国源远流长、熠熠生辉的文化长河中,蛇的形象早已悄然融入无数典故,如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打草惊蛇、灵蛇献珠、笔走龙蛇,它们或寓含警示、或充满讽刺、或表达赞美,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细细品味这些故事,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这里赋予蛇类以非凡的力量巴蛇,这一自然界中的奇异存在,竟拥有吞噬巨象的惊人能力,并用三年时间来消化,最终排出骨骼。通过这样的描绘,彰显蛇的力量。

  另外,文人雅士对蛇怀有特别的情感,他们精妙地将这一形象融入艺术创作,成为文人用以表达对生命的尊崇,以及对美好情感憧憬的载体。

  这件蛇凤纹玉带钩归属葬玉之列,彰显吴越地区顶级贵族的显赫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蛇被赋予睿智、幽邃及蜕变的寓意,而凤则是吉祥、雅致与高贵的化身。蛇凤纹玉带钩精妙地将这两种寓意融合于一体,反映人们对生命的探索、对智慧的崇尚,还寄托他们对美好愿景的无限憧憬与追求。

  彭宝珠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