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当晚,修缮一新的进贤门城楼灯火璀璨,一场生动有趣的潮汕讲古在这里火热开讲,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欣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汕讲古代表性传承人林树青手抚折扇,用醇厚的乡音,将一段段古今故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讲述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会心一笑,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揭阳古城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致。

每周六晚上定期在进贤门城楼举行的进贤故事会,已成为揭阳古城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致。

林树青致力于潮汕讲古的传承推广。
乡音演绎 尽显本土文化独特魅力
潮汕讲古是一项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由说书艺人对故事、经典进行口语化、方言化再创作的地方语言艺术,是一项深受潮汕大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它源于我国的评书,在粤、闽地区俗称讲古,潮语讲古、粤语讲古、闽语讲古并称粤闽三大语系讲古。
潮汕讲古自明朝中叶在潮汕方言地区开始形成,至清代中期,讲古已经在潮汕地区广泛流行,清嘉庆时期的《凤城竹枝词》生动记载了当时的盛况:“大街看戏戏新新,知是唐人唱宋人。行到开元听说古,古师称是汉君臣。” 诗中的“说古”与“古师”,正是潮汕讲古与讲古艺人的真实写照,可见其时讲古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讲古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描绘历代兴衰的“长古”题材,也有融汇地方掌故、古迹胜景、人物佚闻、民俗风情的“短古”故事。随着时代变迁,武侠小说、革命故事乃至时事新闻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运用纯熟的潮汕方言,巧妙穿插极富地方色彩的俗语、俚语、歇后语、歌仔和潮剧说白,使语言本身成为其艺术魅力的核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几十年间,潮汕讲古迎来了空前的兴盛期,街头巷尾,榕树下、庙埕前,讲古摊随处可见,揭阳的城隍庙、进贤门,潮州的西湖、开元寺,汕头的中山公园、福合埕等,皆摆设有讲古摊。讲古不仅是当时最主要的文艺娱乐之一,更是文化传播与乡土教育的重要渠道。
此后,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讲古艺术借由电波传遍千家万户,也慰藉了无数海外潮人的乡愁。陈四文、王敏、陈章、林江等一批讲古大师的声音,成为几代潮人集体记忆中最熟悉的“精神食粮”。
2018年5月,揭阳申报的潮汕讲古被列入第七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7月,“揭阳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讲古》展示——进贤故事会”在进贤门城楼启幕,重现老城区“听古”的传统,推动潮汕讲古在揭阳古城焕发新彩。如今,进贤故事会已成为固定空间、固定时间、固定模式的常态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众多讲古“名嘴”精彩的演绎,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潮汕讲古的魅力。
与时俱进 推动传统文化入心出彩
走进进贤故事会主讲人林树青的家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籍,书桌上则放着一叠叠手稿。“这些讲古手稿,都是我自己手写的。” 这一笔一画的书写,不仅是内容的准备,更是与故事人物、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
“在讲古时,我会借助潮汕俗语、俚语进行二次创作,讲起来会更加押韵,更加生动,听起来朗朗上口。”林树青向记者介绍,结合本地人物故事、民俗风情,他积极创新讲古形式,丰富讲古内容,从丁日昌、黄奇遇、许玉磬等揭阳古今名人故事,到邹堂青皮梨、桃山芥蓝、腐乳饼等揭阳特产故事,再到出花园等潮汕地区礼俗故事,林树青用心挖掘,用乡音讲好揭阳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深知,要让讲古活下去,必须与时俱进,让其内容与时代生活产生共鸣。
时下,揭阳古城持续推进保育活化,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争相前来打卡。“自进贤故事会开讲以来,每周六我都会在进贤门讲古,助力活力古城建设。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游客增多,则同步增加讲古场次。” 林树青对记者说,“如果遇到年轻人、游客听不懂一些俗语,我会解释一遍,让大家听得开心,也能听得懂。”
作为潮汕讲古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树青热切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讲古的行列中,共同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每天在家里都会录制长篇小说、民间故事等,将音频送至潮汕地区的广播电视台播放。同时,我联合机关、校园、社区开展非遗讲古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讲古这一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林树青告诉记者,讲古需要兴趣和天赋,近年来,陆陆续续有学生前来学习讲古,但讲古需要背诵文稿,稿子较长而且是用方言进行表述,许多年轻人难以看懂,导致兴趣浓厚却难以坚持下去……
即便如此,林树青依然致力于让更多人喜欢上讲古这种艺术形式。每一次在进贤门城楼获得的掌声,每一次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好奇而发亮的眼神,每一次有游客因他的讲述而对潮汕文化产生兴趣,都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相信,只要还有一个人在讲,还有一群人在听,这门“一人一桌一台戏”的艺术就不会消亡。
非遗名片
讲古,古称“说话”,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潮汕讲古,俗称“学古”,形成于明朝中叶,清朝中期在潮汕地区广泛流行。
潮汕讲古用潮汕方言与俗语、歌仔和潮剧说白等相结合进行表演,演绎长篇小说、地方故事、人物轶事、民俗风情等, 其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直白易懂,故事深入浅出,语言诙谐押韵,深受潮汕大地人民群众喜爱。
2018年5月,揭阳的潮汕讲古被列入第七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撰文:林海芬 摄影:吴旭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