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
·跨越山海而来 共赴…
·一根细纱线“串”起一…
·中国石油广东石化成功…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
·全力推进高水平质量强…
·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市委党校举行2023…
·贷款平稳增长 “组…
·多维度全方位推动网络…
·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揭阳市诚信建设“三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
·牢牢守住数据质量 …
·2023年国家网络安…
·2023年军营网络安…
·降雨过后 警惕“毒蘑…
·我国海洋温差能发电取…
·制止婚宴餐饮浪费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经…
·179名犯罪嫌疑人从…
·外逃人员凌燕舞被遣返…
·遇难者已近2500 …
·瑞典中小学回归纸质课…
·抗性淀粉有助治疗非酒…
·中国婺剧表演亮相埃塞…
·苏丹首都一市场遭空袭
·不满“刺杀总理”花车…
·专机出故障 加拿大总…
·西班牙4人横穿铁路遭…
·中国选手殷若宁登顶女…
·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
·初秋,在星城探寻宝藏
·“世界旅游联盟·城市…
·创新驱动中国旅游产业…
·2023京津冀运动休…
·2023年国家林业重…
·养老增智能 老人添…
·带孩子到乡下玩泥巴
·疯狂星期二
·沪指涨近1% 医药…
·一批创新宽基指数基金…
·商品型公募基金收益率…
·传为学之道 明为事…
·情满教师节 萌娃暖…
·1200多万重奖79…
·承林超精神 扬高尚…
·共商教育发展良策
·林超:地理学界一奇峰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专家:
降雨过后 警惕“毒蘑菇”

时间:2023/9/12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降雨过后,野生蘑菇生长进入旺盛期,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专家表示,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提醒外出游玩的市民群众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主任医师马晓晨介绍,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余种,剧毒的有40余种。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马晓晨说。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主管医师王超表示,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专家表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马晓晨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经“康复”,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