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2023年全国跨省异…
·坚定信心向前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线上线下齐发力 年…
·干群同心聚合力 乡…
·践行“四下基层” …
·持续擦亮“三张名片”…
·共赏花景 共兴花业
·为职工送上新春祝福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
·重庆铜梁龙舞进冰城
·采购新春饰品迎佳节
·2024年春节网络环…
·我国科学家突破抗癌药…
·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
·2023年全国国有企…
·中国驻瑙鲁使馆举行复…
·马来西亚中国青少年艺…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应…
·普京被正式登记为20…
·日本登月探测器重新开…
·约旦美军基地遇袭致3…
·也门胡塞武装向美国军…
·哈马斯:以军过去48…
·美国得州与联邦政府剑…
·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
·到揭阳享受温泉康养度…
·网红达人齐聚一堂 助…
·这是一趟文化之旅
·贡献青春力量 讲好揭…
·“旅游迎春 休闲过…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建…
·想象力
·在森林里
·创业板指跌3.49%…
·国企改革概念成热点 …
·多只QDII基金重仓…
·引领文明新风 汇聚…
·不负好时光 创意过…
·潮汕的春节
·愿善意温暖你
·《烟霞里》
·佳节出行 勿忘安全
·彭林:七百年古村风华…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时间:2024/1/30

 

家长在孩子的自尊心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提供支持和安全的环境、鼓励自主和决策,并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自尊心。林洁松 摄

  □记者 刘春玉 通讯员 林 莉

  俗话说:“要人尊者,必先自尊。”心理学将自尊定义为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主、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又称为自尊心或自尊感。可见自尊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更是追求更多、更大胜利的内在动力。而生活中,有些孩子自尊低,如没主见、缺乏自信、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等,令家长焦虑担忧。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家长在孩子的自尊心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提供支持和安全的环境、鼓励自主和决策,并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自尊心,让孩子更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为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缺乏自尊,家长很担忧

  “我孩子最近越来越急躁,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总是不断发生问题,经常因为一点误差而大发雷霆,导致和同学的关系很紧张,也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以至于连同班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完成作业。”家住榕城的王女士担忧地说,现在孩子压力很大,自信心也受打击,有些自卑,但她不懂得该如何帮助孩子重树自信重建自尊。

  家住揭东曲溪的黄先生也焦虑地说:“我孩子近期常常足不出户,在家也不说话,总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游玩孩子都不愿意参加,孩子在外面总是很紧张,遇到熟悉的人也不敢主动打招呼,遇到陌生人更是手脚僵硬、不敢说话。”黄先生说,孩子有自我封闭的倾向,但他却无能为力,感到很担心。

  五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需避免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尊低的现象呢?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指出,家长应尽量避免五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

  一是不分场合的批评、说教。家长当众批评、教训孩子,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认为,人多时批评孩子,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丢脸,孩子就会长记性。但事与愿违,众目睽睽之下,孩子记住的不是家长讲的道理,而是那种无处可逃的难堪和羞耻感,长此以往,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叛逆、更加寡言少语,内心更自卑。因此,家长批评孩子时最好是关起门来,单独和孩子在一起。家长要懂得给孩子留面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二是宣扬孩子的隐私、糗事。家长当众议论孩子的隐私,拿孩子的糗事当乐事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没有安全感,导致孩子不再信任父母,影响亲子关系。因此,家长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有尊重孩子的感受、隐私,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三是打压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随着犯错误、惹麻烦、不听话等行为,常常惹得家长生气、抓狂。可是,家长长期的“差评”,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此情况下,孩子想的不是如何改正错误、努力进步,而是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斗志,导致自尊心受损的孩子就会变得“没脸没皮”,对家长的教育感到麻木而自我放纵。

  四是忽视、不尊重孩子的情绪。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其感受、想法无足轻重,于是在教育中不自觉就会很随意地对待孩子或对孩子爱理不理,心情好的时候会好好和孩子对话,不想理孩子的时候就直接忽视;拿孩子说的话、表达的情绪不当回事,不重视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五是不给孩子话语权、选择权。一些家长过于强势,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或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否定孩子的选择、替代孩子作出选择,很少表现出认同和肯定,潜台词就是告诉孩子“你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会”“我对你很不放心”,这容易造成孩子把选择当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充满无能感、无力感,导致孩子以后会逃避人生的各种选择,最终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人。

  陈洁婷表示,上述这些行为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不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常常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会缺少存在感、价值感,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性格和心理健康发展。而被肯定、被欣赏等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孩子,会建立起较高的自尊水平,自爱、自信、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名誉、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尤其是来自家长的评价,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感。因此,家长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管教孩子时要就事论事,不能随意否定孩子、攻击孩子,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客观理智地和孩子沟通,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这样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帮助孩子建立和保护自尊心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和保护自尊心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给孩子正面回应。正面回应就是家长要积极发现和关注孩子身上的力量、美德和优势,准确指出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激励、赞扬孩子做得好的具体事情。有的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孩子”“你真优秀”等,可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这些话语太笼统、不具体,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真情实感。因此,家长可多使用一些具体话语,如赞扬孩子对长辈有礼貌、主动帮家里打扫卫生、古诗背得特别熟练等,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回应,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好、做得对,持续获得积极的正向强化和自我激励,不断提升满足感、价值感和掌控感,增强自尊感和自信心。家长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性格特质,借助口头激励、心形小粘贴、记录分享好事等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解释和归因,对孩子的努力成长进行积极回应。

  二、多给孩子自由选择和表现的机会。对于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渴望自主性,不希望什么事都依赖家长,想要自己进行选择和决策。因此,家长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自主和决策的心理需求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并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机会,放手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如穿衣戴帽等生活琐事,家长应该逐步放手让孩子选择,让孩子逐渐会选择、敢选择、能选择,并给予孩子支持、肯定和认同。相反,如果事事不让孩子决定,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不敢选择、不能选择、不会选择、不善选择、凡事依赖父母的人。

  三、允许孩子失败,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实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不要一味否认、批评和打击。家长应允许孩子失败,接纳孩子失败,科学指导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让孩子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而家长看待孩子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态度才是问题,家长只有帮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孩子才能不惧怕失败,才能正确看待和分析失败,汲取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家长更要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和乐观自信的性格,使孩子不断努力、尝试和挑战,直到取得成功。这样孩子即便在今后人生中遇到更大的困难,才不会逃避、不会找理由和借口,而是目标坚定,勇于面对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去获得成功。

  四、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服务。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志愿活动,多为社会做贡献,例如去博物馆担任志愿讲解员,在一些活动中担任志愿者等,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当孩子得到别人的认同、外界的积极评价和回应时,孩子才会更自信、更乐观、更积极和提升成就感、意义感和价值感。

  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尊不止是成年人才有,孩子也有,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帮孩子建立恰如其分的自尊心是家长的责任。研究发现,良好的自尊心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和认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告诉孩子,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承认自己、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只有认为自己有价值有尊严,那么,无论怎么站立、做事,都会认为自己是值得尊重的,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喜欢自己的优点,接纳并克服自己的不足,做到既不自卑也不自负,积极发挥优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既不要羞怯也不要担心失败而放弃尝试和挑战,充分体现自己的自主性和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六、营造培养孩子自尊的氛围。培养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学会应对挫折和失败,展示坚韧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显示出自信和积极的态度,让孩子看到自尊心的重要性。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会在他身边支持他。家长也要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兴趣和活动,并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等。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