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东区滨江路已成为民生幸福路。郑楚藩 摄
□记者 蔡泽青
市区揭阳楼广场游人如织,进贤门大桥流光溢彩,揭东滨江路绿意盎然;美丽圩镇风景如画,“口袋”公园数量倍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今年春节,不少回家乡过年的揭阳人发现,家乡的道路更通畅,风景更优美,人气更旺了。
去年以来,我市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释放城市发展活力,城乡面貌欣欣向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惠民设施更新城市印象
城市的品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去年,我市深入开展城区市容提标等10项文明创建攻坚行动,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春节期间,走进揭阳楼广场,“多彩揭阳 百姓舞台”系列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从2023年春节前夕揭阳楼广场经改造提升盛装迎客以来,这里新增多个功能活动区、新型智能健身器材、便民驿站等设施,可感可及的惠民活动接连举办,使揭阳楼广场从“静”到“动”,成为我市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巨型“莲花”景观重焕异彩。去年12月底启用的“揭阳楼粤书吧”+24小时智慧书房,更是为揭阳楼广场增添了浓浓的书香味,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来探访体验;
去年,备受关注、横跨榕江北河的进贤门大桥建成通车,为揭阳再添新地标。大桥不仅串联起揭东区与榕城区快速通道,使两岸的出行更加通畅便捷,更以其宏伟壮观、古色古香的造型和流光溢彩的夜景为市区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不少人出行的“打卡点”;
漫步揭东区滨江路,宽阔平坦的沥青道路、防滑透水的人行道地砖、亮丽环保的节能路灯以及一览无余的“一线江景”,让人感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去年6月,揭东区对该路段进行全方位改造提质,至12月,4.1公里长的滨江路全线贯通,铺就了一条路平、景美的民生幸福路。
宜居宜业擦亮圩镇成色
在市容环境提颜增质的同时,我市乡镇面貌也各美其美、“美颜妆成”,让人心驰神往。
在揭西县棉湖镇,铺上沥青路面、增设路灯、景观改造后的棉湖大道,交通更顺畅;实施“三线落地”、外立面改造、亮化绿化后的解放路,商业更繁华;优化河道周边基础设施后的榕江南河棉湖段,环境更优美;全面实施景观改造的云湖公园,风景更怡人……
棉湖镇是我市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一道缩影。去年,我市按照省有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按照打造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七个一”要求,巩固拓展64个美丽宜居圩镇创建成果,至目前,全市64个乡镇共建成62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58条美丽示范主街、7594栋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50个美丽圩镇客厅、123个绿美生态小公园、164.06公里美丽河道(碧道)、53个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同时,我市深化实施美丽宜居村“挂摘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干净整洁村”全覆盖,累计创建“美丽宜居村”达1067个。
绿美旋律萦绕揭阳大地
去年以来,不少干部群众通过“我为家乡种棵树”小程序认捐树木,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目之所及”入手推进增绿植绿。目前,全市已累计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45个。
在推进绿美揭阳生态建设过程中,我市统筹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尽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越来越多的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应运而生,串联起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令人赏心悦目。
在榕城区西湖豪苑体育公园植树基地,原本位于该住宅小区前的一片杂草露土就是这样被利用起来,与周边的体育公园实现连片打造,成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景。附近居民津津乐道:“现在开窗即见绿色,出门即可赏景,下楼即到公园,让人心情十分舒畅。”
去年以来,我市还大力开展绿美揭阳行动,有序推进优质苗木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公园,广泛发动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在外乡贤积极参与,收到捐款5257万元,开展植树活动200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12.09万人次、种植苗木超过60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在揭阳蔚然成风:小程序上,网友认捐树木;城乡之间,大家挥锹铲土;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青年林”“巾帼林”“清风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今,从城到乡,全域增绿,处处美不胜收。至2023年底,我市已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71个,空气质量连续7年全面达标,揭西县旧住村乡村绿化美化、惠来沿海景观林带等12个省、市绿美示范项目引人入胜,绿美旋律正在揭阳大地不断谱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