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
·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
·党群齐力美化环境 …
·30个项目集中签约开…
·加快推动产业攀高逐新…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
·助惠来胡萝卜“红火”…
·强化责任落实 严防…
·人人参与 全民参保
·无人机超126万架!…
·创作者解读正能量传播…
·体育中考当前,医生支…
·“车间课堂”拓宽就业…
·俄罗斯挫败一起未遂恐…
·音乐厅恐袭由一男子通…
·俄法院批准羁押第9名…
·恐袭受伤者升至551…
·联合吊唁遇难同胞
·久咳不愈或是百日咳,…
·古朴而带书卷气
·佳作赏析
·发挥文艺力量 助…
·以书法篆刻为“桥” …
·翰墨书春意
·新苗地
·瓷器釉彩种类之黑釉·…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久咳不愈或是百日咳,中医“同病异治”巧应对

时间:2024/3/31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近日,话题“百日咳再现”登上热搜榜,有网友表示“咳得停不下来”“咳得肋骨疼”。专家介绍,对于百日咳,中医治疗具有“同病异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和优势,严重的百日咳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更快得到恢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印发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又被中医称为‘顿咳’‘鹭鸶咳’‘疫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继朴说,在中医看来,百日咳的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而为病。因此,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肺清热,化痰降逆,临床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期论治,多用中药汤剂治疗。

  周继朴介绍,百日咳初咳期症状类似感冒,常用解表宣肺止咳药物;痉咳期症状主要为痉挛性咳嗽,即连续咳嗽不止并伴有鸡鸣样回音,此时痰热或痰火病因更为突出,常用清热化痰、解痉降逆药物,如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地骨皮,降气的苏子、葶苈子;恢复期则常用养阴润肺药物,如沙参、麦冬。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具有‘同病异治’的特点,能够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实现个体化治疗。”周继朴说,百日咳病程可达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1个月左右就可痊愈。当出现痉挛性咳嗽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防加重甚至产生百日咳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让患者更快恢复。

  专家提醒,预防百日咳重在维持身体免疫力不降低,例如,在季节变化时合理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注意手卫生、居室通风,在传染性病原体较多的环境里注意清洗鼻腔,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饮食有节,避免内热加重招致外感。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