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平…
·要求全力做好现场救援…
·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
·落细落实应对措施 …
·未雨绸缪打好主动仗 …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紧急…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程…
·高手汇聚古城秀脚技
·读书观影充实假日时光
·玩出税收宣传“新花样…
·“五一”假期第二天全…
·5月份我国强对流和强…
·预计5月南方降水仍将…
·多部门部署重点地区防…
·我国9.86亿人领用…
·春夏出游谨防这种“小…
·专家支招假期健康饮食…
·不辞辛劳守护家乡青山…
·出行安全莫大意
·春笋“上新”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
·凝聚青春力量 弘扬…
·感受美食文化 体验劳…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传承创新,促进英语教…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专家提示:
春夏出游谨防这种“小黑点”

时间:2024/5/3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五一假期,不少家庭都要外出游玩。专家提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要小心这种“小黑点”——进行户外活动时,要谨防被蜱虫咬伤。

  随着天气转暖,蜱虫每年4至9月最为活跃,通常在草丛、森林等植被茂密的地方出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资料显示,蜱虫可以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徐京杭介绍,蜱虫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叮咬人体后可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螺旋体感染性疾病(如莱姆病)等。

  “这些疾病多数都有发热,但是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徐京杭提示,被蜱虫叮咬后,部分疾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月。如果在清除蜱虫后的几个星期出现发热、皮疹、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徐京杭表示,及时清除叮咬的蜱虫,可大大降低感染率。可使用镊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将其拔出,尽快消毒叮咬部位并洗手。

  由于蜱虫的口器部分有倒刺,刺入皮肤吸血后很难拔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斯说,如果蜱虫叮咬很牢固,建议尽快就医处理。不要通过拍打、生拉硬拽或烟头烫等方式自行处理,容易导致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内。

  减少蜱虫的危害,以预防为主。徐京杭建议,如果去野外露营、徒步,要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露出;衣物最好选择浅色,便于发现蜱虫;避免在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蚊液也能起到减少蜱虫叮咬的作用。在草丛、树林等地活动后,家长应重点检查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肤,耳后、脖子等也要仔细检查有没有新增的“小黑点”,避免蜱虫藏匿。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