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平…
·要求全力做好现场救援…
·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
·落细落实应对措施 …
·未雨绸缪打好主动仗 …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紧急…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程…
·高手汇聚古城秀脚技
·读书观影充实假日时光
·玩出税收宣传“新花样…
·“五一”假期第二天全…
·5月份我国强对流和强…
·预计5月南方降水仍将…
·多部门部署重点地区防…
·我国9.86亿人领用…
·春夏出游谨防这种“小…
·专家支招假期健康饮食…
·不辞辛劳守护家乡青山…
·出行安全莫大意
·春笋“上新”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
·凝聚青春力量 弘扬…
·感受美食文化 体验劳…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传承创新,促进英语教…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兴·揭阳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

时间:2024/5/3

  “苏维埃不杀白军士兵”“反对世界大战”“男女平权、婚姻自由”……这一条条革命标语,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被刻于大南山石头上的,是大南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的见证,也是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

  历史背景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位于广东省东部的大南山,横跨潮阳、普宁、惠来三地,是连结潮普惠三县的纽带。这里山深林密,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930年秋,东江特委、军委、东江苏维埃政府从丰顺的八乡山移驻大南山。同年11月,根据闽粤赣特委的决定,潮、普、惠三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潮普惠县委及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自此至1935年夏,大南山一直是东江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在此期间,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


  石刻标语

  石匠师傅们用铁锤、铁笔宣传革命

  为配合当时的革命斗争,潮普惠县委布置了制作石刻革命标语的宣传任务。在当时恶劣的外部环境下,石匠翁千(潮阳县成田镇后坪村人,烈士)毅然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使命。在1931年至1932年,一年多的时间里,翁千和他的助手们不畏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种种困难,在纵横几十公里的大南山各重要隘口,在大大小小的岩石上刻下了数十条标语,用手中的铁锤、铁笔宣传革命。
1935年以后,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丧失,但群众的革命火种已被点燃。此后,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企图破坏这些石刻革命标语,人民群众则竭力保护。他们有的在标语上涂泥土,有的在旁边种上藤蔓杂草将其掩盖,有的则全村群众一齐出动,挑土担石掩埋标语。

  革命见证

  现存57条革命标语,刻于35处山石上

  目前,这些石刻革命标语现存有57条刻于35处山石上,其中,在汕头市潮南区山域,有37条标语刻于24处山石上;在我市普宁市山域,有10条标语刻于7处山石上;在惠来县山域,有10条标语刻于4处山石上。刻于普宁市山域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位于下架山镇碗仔村;刻于惠来县的石刻革命标语,分布在惠城镇盐岭村盐岭径上。1985年8月,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闪耀着革命的光辉,反映了工农红军战斗的威力,是全国仅有的、保存完好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石刻标语。它生动形象地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大南山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抗击国民党反动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等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这些石刻革命标语不仅仅是革命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激励着年轻一代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篇章。

  整理:蔡晓惠
  部分文字来源:潮南区委党史研究室、《揭阳市红色革命遗址》
  摄影:林佳燕 张声金 方炎辉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