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青釉衔环铺首鼓形罐

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
冬青釉,创烧于明代永乐时期,属于青釉的一种类型。冬青釉的釉色十分独特,具有宋元时期龙泉青瓷般的艺术效果,因而也有着“仿龙泉釉”的美名。冬青釉,又有着“东青釉”的别称,这是因为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冬青釉是由东窑所烧造的瓷器,故名为“东青釉”。
冬青釉的釉色青中闪绿,釉质肥厚,釉层均匀,玻璃质感较强,但美中不足的是有小气泡和垂流现象。其色彩明度不及粉青般明亮,却也不像豆青那般暗淡,青中泛黄并不明显,最接近于蓝绿中间色,釉面肥润如玉,光泽柔和。
明代宣德时期的冬青釉,釉色有深有浅,釉质十分莹润,釉面无橘皮纹现象;明代嘉靖时期的冬青釉,釉色介于豆青和粉青之间,釉面肥厚,光亮而洁净。清代康熙时期的冬青釉,釉色比豆青要浅,釉层较薄,釉面肥润且无开片,这时期的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尊撇口、细长颈、丰肩、深腹、外腹微弧、瘦底、足底内凹。通体施冬青釉。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腹中部至足凸印螭龙两条,间以带状云纹和海水纹。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三行款。雍正时期的冬青釉,釉料中的铁含量和烧造中的还原气氛掌控得比较好,釉色以豆青为主,色泽稳定,釉面十分润泽;乾隆时期和道光时期也有烧造冬青釉,其釉色也十分令人满意,乾隆时期传承这种技术,并且添加了许多装饰技法,如东青釉描金、冬青釉粉彩等,清乾隆时期的冬青釉衔环铺首鼓形罐,其形可爱隽巧,呈鼓形,上下对称饰以突起鼓钉,两侧加饰铺首衔环纹,底部宽圈足外侧施釉,内侧涩胎,为垫烧之用。底部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通体满施冬青釉,釉质厚润,堆若凝脂,衔环铺首雕琢精细,观之古意悠然。又如清时期的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瓶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冬青釉,外壁四面均凸雕八卦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此琮式瓶造型古朴典雅,应属宣统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造的陈设用瓷。
艺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