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
·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
·多措并举为“百千万工…
·加快推进绿色石化产业…
·铮铮铁骨,作战72次…
·“创新积分制”扩展到…
·深化品牌内涵 增强…
·启航新起点,迎来新突…
·如何理解完善市场准入…
·94人同台共舞争夺1…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培养选拔气象行业技术…
·营造安全有序道路交通…
·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以改革实绩实效推动揭…
·凝聚改革共识,展现新…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暴雨过后清理忙 环卫…
·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守护青少年平安假期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让青少年乐享棋趣
·防暑降温送清凉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奋发进取推动蓝图变成…
·净化辖区交通环境 保…
·搭建切磋平台 展示球…
·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
·汕汕高铁票务的“定海…
·“警”追不停 抓逃…
·增强法律意识 端正行…
·青春助力“百千万” …
·情系家乡教育 奖励优…
·金融政策持续用力 …
·中国“小包裹”实现新…
·英仙座流星雨“绽放”…
·赞赏清水英男揭露和直…
·“731部队”原队员…
·今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 发…
·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布…
·推出“工银薪管家”产…
·8月初市场流动性保持…
·中国银行持续提升产品…
·上涨股票超过3700…
·年内基金分红金额超千…
·公募年内自购近30亿…
·患儿腹胀久咳不愈,小…
·避免后遗症,带状疱疹…
·架起电网连心桥 照…
·甲东里:忠节持家,家…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91)
甲东里:忠节持家,家训传世

时间:2024/8/14

 

甲东里位置图。阿 龙 制图

  甲东里是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社区辖下的一个居民片区,历史上曾为东郊村辖属自然村;甲东里又是这个片区的主要建筑物,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季夏,“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走进甲东里,它是一处清末民居,也是一个以祠堂为核心、三壁连加双包巷与后包的大型围屋,是榕城区现存最大型、最完整的“三壁连”民居建筑组群。

  □记者 池 妍

  始建于1871年

甲东里东门。

甲东里西门万安门。

甲东里麒麟照壁。

  甲东里,又称郭氏家庙。创寨始祖郭陞(shēng,揭阳话sêng1(升)),意为登上、上进,1955年与表“太阳升”义的“昇”一并作为“升”的异体字停用,但历史人名除外)裕,清道光十年(1831)出生于揭阳县城东门莲花心担水门,是清末潮汕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郭兴合”号夏布商行主人,为时任福建巡抚丁日昌的挚友。

  据清光绪《揭阳县志》载,清同治十年(1871),郭陞裕开始建置甲东里,历时7年,至清光绪三年(1877)落成,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府第为“三壁连”建筑布局,中间为祠堂,以祠堂为中心向外扩展,祠堂左右分别是通奉第和秋官第两座府第,两侧四条直巷,一后包巷,整座呈興(“兴”的繁体字)字形,建筑布局紧扣主人商行“郭兴合”号的“兴”字。

  甲东里主座为纪念祖先明代武英殿大学士、礼、兵、吏部尚书郭之奇的祠堂,堂号“道源堂”。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为五开间三进布局,中间为忠节祠,祠堂大门匾书“郭氏家庙”,东西有两寨门,东寨门额书题“甲东里”,西寨门额书题“万安门”。祠堂前配石鼓、石狮各一对,阳埕前有高浮雕灰塑麒麟照壁和风水池,祠堂左右为两座四点金式的府第,东西两侧是火巷,每巷有4个小院落(趴狮),北部为后包排屋。建成时有房屋99间,之后再设置更楼一处,凑足了100间,俗称“百鸟朝凰”。

  自幼家贫,舍儒而贾

甲东里郭氏家庙内景。大堂上方有光绪三年郭绍唐题“双龙牧令”匾。

  据光绪《揭阳县志》载,甲东里是揭阳名贤郭之奇八世孙郭陞裕创建的。郭陞裕号竹侯,又名卡太公,是榕城东门郭氏十四世祖,得叔祖广德的关照长大成人。因为家贫,遂舍儒业从事生意。由于他坚持以诚信为经营之本,深得客户好感和信赖,很快就成为远近知名的商人。据史书记载和老人口口相传,郭陞裕非常好心,因贫寒出身,加上自己有着因贫失学之痛,他对于兴学育人一直十分重视。建设甲东里时,除了在正中建立“忠节家庙”,置祭田以供祀事外,还在家庙的后方建设书塾,购书田以助后辈就读。曾以“读书为善,勉绍家声”劝诫后代,成为重要家训。

  另据《揭阳县志》记载:“邑之文庙、书院、会馆、街亭、桥梁之修缮与夫善堂、义冢、育婴、恤寡、济贫、施丐之周急,凡力所能为者行之,数十年不倦。”说的就是当时县城内外的文教、交通、优恤场所设施如学宫、书院、会馆、街亭、津梁的建设与修葺,莫不出钱出力。至于善堂、育婴堂的建设与资金支持,郭陞裕也从不吝啬,力所能为者从无拒绝。郭陞裕在致富之后乐善好施,与其他深受传统教育的家乡先贤一样,他把公益事业建设当己任,是公认的“大善人”。

  郭陞裕的儿子郭绍唐在福建做知州,他也秉承乃父之风,对家乡的建设与慈善事业,也一向积极参与。在籍时,刚好碰到丁日昌在揭阳筹办“晋赈捐输”,二话没说,首捐巨款,为邑绅做榜样。后来接受委派解押赈款银10万两赴天津,其羡余例有千金,也遵父命悉数缴公。宰相李鸿章深受感动,以“忠信廉洁”嘉许之,成为甲东里郭氏的又一家训。光绪七年,丁日昌倡修北门关帝庙,郭绍唐又认捐了主要的费用。后以贡献巨大而获封“通奉大夫”,其父陞裕受封如是。这就是甲东里“忠节家庙”两侧“通奉第”“秋官第”名字的由来。

  得宝老舅的传说

  郭陞裕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别人也喜欢跟他做生意。对于他如何致富,郭氏族人还流传着一段传奇故事:相传有一晚,老祖公在睡觉的时候,同时梦见一仙翁呼之:“爱发财、觅得宝。”惊醒后,夫妻互述此梦,觉得奇怪。天下之大,何处去觅得宝?还是顺其自然吧。

  说也凑巧,大年初一早晨,黄氏妈开大门时,见门前站一俊俏青年,对她行礼拜年。黄氏妈便问:“您是何人?家住何处?叫何名字?为何来我家拜年?”青年说:“大姐,实不相瞒,小弟家住渔湖溪南,姓陈名得宝,因家境清贫,儿女众多,如无出来向人家拜年,讨点利是,实无法生活。”

  黄氏妈听说后,心中暗喜,即回屋与郭陞裕商量:“梦中老翁叫咱们觅得宝,今日正月初一,果然有一得宝上门拜年,大吉大利!我意欲与之结为姐弟,可否?”郭陞裕慨然应允。黄氏妈便与之结为姐弟。

  黄氏妈与陈得宝结为异姓姐弟后,郭陞裕便赠陈得宝土地、金钱,并安置陈得宝到“郭兴合”号商行协助夏布经营,得宝自此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无忧。

  自与得宝结缘之后,郭陞裕经营之“郭兴合”号商行夏布业生意更加兴隆,规模成倍扩大,客户云集、积蓄甚丰,成为富甲一方的名贾。

  甲东里名由桥来

甲东里巷道。

中山街道东门社区莲花心甲东桥,为甲东里得名之地。

  郭陞裕有13个儿子和7个女儿,子孙多,早期住于东门莲花心太史第的担水门住宅,在孩子们小的时候还勉强够住,考虑到子孙长大以后要成家立业,房子不够住,郭陞裕就想着找个地方建房子。后来就在东门外择地建甲东里,子孙们全部移至新居。

  为何起名“甲东里”?据说这和附近一条小石桥有关。

  “老祖公住在担水门,每天出东城门前都要经过一条小石桥,叫‘甲东桥’,过去天天路过没感觉,那一天他走过‘甲东桥’,老祖公顿觉石桥异动,停步视之,只见石桥完好,桥侧‘甲东桥’3字金光闪闪,顿悟:行过甲东桥,向东择地建甲东里!这就是‘甲东里’名字的由来。”甲东里理事会原副会长郭荣波向记者介绍,现在还留存有甲东桥的遗址,它就位于东门莲花心担水门的内城河上。据了解,这条小石桥长3.1米,宽1.3米,为何取名“甲东”?

  记者在《揭阳城坊志》上查看到这样一段记录:桥边的阴刻书有答案:“考其位于震东之地,名之曰甲东桥。”桥边石又阴刻书曰:“崇祯拾壹年岁次戊寅,敦祥花月上章协洽之日,郭宅重建。……铭之曰:”出乎震者东,甲之位,木德逢,驱石代木,出木有功,乃朱明驾青龙,居者名之以舆行者同。‘“此桥含义有二,一是此时为郭之奇因母逝而回籍守制,冬,服除。修桥惠民之举或与郭之奇有关,文当过其目。二是此桥石旁刻丈一百六十七字,这于粤东文化史实属罕见。

  有着珍贵的实物例证

甲东里鸟瞰。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 郑楚藩 摄

  甲东里整个建筑组群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布局实用大方,保持了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是潮汕地区古建筑组群的佼佼者。其建筑主体及东西斋、龙虎门楼、照壁、阳埕、风水池在历经上百年的历史风雨仍保存完好,为研究潮汕祭礼、民居合一的传统建筑形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同时,它多年积淀的丰富的人文信息和历史信息,对研究清末潮汕商业活动历史、宗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009年,甲东里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甲东里建成至今已近150年,岁月沧桑,年代久远,历经多次强风地震,建筑物多有破损,建国后长期借用为驻军、仓库、工场,也致原貌有所改观,一直到1990年归还本村使用。为保护祖公所创基业,甲东里众乡亲众志成城,合力捐资,在1996年筹集资金40万元,在保留原来格局的前提下,全面重修;2011年、2018年前后,甲东里又再次进行部分重修。现在,甲东里仍作为宗祠使用。

  据甲东里理事会会长郭奕声介绍,甲东里建成至今,祠内供奉郭氏宗族列位祖先神主。每年正月二十四族人云集,隆重举行纪念先祖祭祖活动。现在,郭陞裕的后人繁衍发展,从郭陞裕创建甲东里到现在传了9代,有的移居香港、北京、汕头等地,有的则移居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有后裔超千人,不管是务工务农,从政从商,都谨遵祖训,关心家乡,坦诚待人。郭氏后人虽不再聚居其中,但依然传颂先贤乐善好施的美德,并不断传承。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