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
·曾风保当选市七届人大…
·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
·曾风保向宪法宣誓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举…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揭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为什么要推动文化遗产…
·凝心聚力鼓干劲 奋…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
·弘扬残奥会精神 关…
·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
·全力以赴确保晚稻收成…
·建设进度完成近半
·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维…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
·玉石油柑入选首届揭西…
·科技帮扶到田间 “…
·揭西县检查高标准农田…
·重阳慰问 心系桑榆
·送医送药 情暖老兵
·金和镇举行2024年…
·揭西县防控红火蚁宣传…
·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打造文化赋能“百千万…
·岗前“充电” 加快军…
·倡导科学健身 享受运…
·完善文体设施建设 …
·用爱为困境儿童搭起暖…
·开展健康服务 关爱老…
·搭建竞技平台 展现良…
·传播禁毒知识 筑牢校…
·加强法治教育 提高法…
·跨境电商缘何“加速跑…
·第136届广交会开幕…
·新能源车“买车易、修…
·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
·综合所得年收入10万…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
·9月我国外汇储备增加…
·移动支付焕新助燃“十…
·开展反洗钱主题宣传活…
·懂你所需 贷你所想
·推出“工银薪管家”产…
·沪指险守3200点 …
·宽基ETF持续吸金 …
·产业融合跑出高质量发…
·邢凤杰:秘密交通站上…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99)
邢凤杰:秘密交通站上铮铮铁骨英雄

时间:2024/10/16

  邢凤杰(1912~1945),揭阳下围(今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凤围村)人,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揭阳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北洋小学党支部书记、中共第四区区委书记等职务。1945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县城,殒年34岁,是揭阳革命烈士之一。

  2024年秋,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走进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村,了解邢凤杰烈士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记者 池 妍

  自幼家贫,立愿救亡

邢凤杰故居位置图。阿 龙 制图

  邢凤杰出生于贫苦人家,父亲邢碧能是一名乡村木匠,为了凤杰能念上书,他省吃俭用,供凤杰上学。凤杰从小聪明灵活,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邢凤杰就读揭阳榕江中学(今揭阳一中)时,时值日寇侵华,国难当头,他在进步教师的影响和教育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萌发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日寇的暴行,激起了揭阳人民的义愤,为更好地唤起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9月,邢凤杰在共产党员郑玲(可回看本系列第60站“郑玲”)带领下,与丘金爱、陈诗辉等一些进步青年,经过一番认真积极准备,于1937年9月28日下午在国民党揭阳县党部礼堂(今榕城区中山街道韩祠路新生电影院旧址)举行“揭阳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揭青救”)成立大会。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林美南、郑玲、姚木天、邢凤杰、丘金爱等40多人。国民党揭阳县党部的张世本、叶源、林汉杰等也出席了会议。邢凤杰当选为第一届干事会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主编《火花》《前线》等油印小报,发动群众参加抗日。1938年1月28日,“揭青救”改称“揭阳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会址仍设在韩祠,后会址改在启蒙小学(今中山街道南门社区东桥巷)。

  “青抗会”成立以后,以县城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邢凤杰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经常组织相关队伍,深入群众中,利用唱歌、读报、演讲、演话剧、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他们每逢星期一、三、六晚上,都在考院前(今榕城区思贤中学前埕)向群众作抗日专题演讲。每天下午,则在群众聚集的城隍庙读报,进行时事宣传。为了加强宣传效果,他们还采用音乐和戏剧等文艺武器,如让歌咏队配合读报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在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送郎上前线》等激动人心的救亡歌曲。有时则由各组成员组合排练演出《张家店》《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计》《金门除夕》等话剧小品,声讨敌人,揭露汉奸,歌颂抗战军民,收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邢凤杰在“青抗会”中是骨干,他向民众演讲时,由于有很好的口才和丰富的知识,再加上声音洪亮,往往博得人们一片掌声。他有时也亲自参加宣传队的演出,有一次,他在街头演出救亡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时,扮演老头这一主角,因表演活灵活现,再加上剧情的深刻真实,令不少在场群众被感动得流下眼泪来,也激发了群众的抗日情绪。

  英勇抗敌,光荣入党

  随着抗敌形势的发展,“青抗会”组织会员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也很重视占领学校阵地,组织师生投身抗日运动。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之后,“青抗会”以学校阵地为立足点,通过教育的途径宣传抗日,培养积极分子,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党的组织。1938年,由“青抗会”派到学校开展工作的主要有杨世瑞、邢凤杰、方思远、郑筠等10多人。其中邢凤杰、杨兆民、杨毓华到梅冈区北洋小学。

  由于邢凤杰立场坚定,在“青抗会”中起了积极作用,能主动地投入和领导揭阳地区的抗日群众运动,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1938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据2014年《中国共产党揭阳县组织史资料》载,1938年12月至1939年7月,邢凤杰任揭阳县第一区区委会书记。

  1939年下半年,邢凤杰被安排到北洋小学任教,担任该地区的党支部书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不久,根据上级指示,将各支部改为区委建制,邢凤杰被任命为揭阳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在这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领导梅北(今揭东区云路镇北洋、埔田镇牌边、车田一带)地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地下斗争,扩大党的组织。

  在北洋期间,邢凤杰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发展了一批党员。当年秋天,当广东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干训班在梅冈书院开办时,邢凤杰作为“青抗会”分会的负责人,主动推荐在同校任教的“青抗会”会员杨兆民参加学习,为培训抗日军事干部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0年2月29日,随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进行,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秘书处发布《统一广东青年运动实施方法》章程,规定取消各地青年组织。当年9月,揭阳“青抗会”遂被国民党揭阳县党部强令解散。“青抗会”解散后,会员们改变斗争方式,分散各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革命运动。

  邢凤杰通过人事关系,就任揭阳县城北关镇(今榕华街道北门社区一带)副镇长,以此公开身份为掩护,在其家设立地下交通站,从事军事情报的搜集与传送,经常深夜往返于县城与梅北之间。

  由于地下人员往来频繁,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困难,邢凤杰毅然变卖家里仅存的一间大房屋及家具,作为招待同志的费用。同时,又动员、安插其弟邢凤楷到国民党一八六师部当挑夫,获取军事情报,及时转送给上级。上级同志称赞邢凤杰的家是一个“红色交通堡垒站”。

  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邢凤杰烈士证。

连环画《邢凤杰的故事》。林登美 作

  走在革命的道路上,邢凤杰一心向党,虽然身上担子很重,但他从不叫苦。他除了白天要干好本职外,晚上还得及时将收到的情报转送出去。他经常在夜里步行到牌边、北洋、车田等地传送情报,回来时天已破晓,又强打精神上班了。

  1945年农历九月初的一个凌晨,邢凤杰从梅北取情报回来,回家后稍睡片刻便起身,在门口刷牙洗脸时,发现远处有人鬼鬼祟祟窥视他,便机警地转身进屋里,将未送出的情报及其他秘密文件烧毁,并唤醒其妻郭清说:“日后如果有人(指地下交通员)到家里找我,就说我昨晚在阿舅那里刚来,一早就被人请去,今后不用来找我了。”这是暗语,意思是他已被捕。话刚说完,就被国民党杨亨泰带领的一八六师特务连抓走。

  被捕后的邢凤杰被囚禁在设于揭阳学宫里的揭阳简易师范,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邢凤杰不屈不挠,严守党的秘密。敌人接连对他进行审讯,首先是用软的一套,要凤杰供出揭阳地下党员的姓名、住址,然而,邢凤杰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他们又对凤杰说:“你的同伙都供认了,你家就是秘密联络点。你不说,就把你处死!”邢凤杰笑笑地回答:“那你们就去问他好了。”敌人见软的、硬的都不见效,几天后便将他转囚于国民党揭阳县监狱,并决定将邢凤杰杀害。

  1945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一),邢凤杰被押赴刑场。沿途他挺胸昂首,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刽子手用枪托打他,叫他不要唱,邢凤杰毫不示弱地挥动锁在手上的铁链和刽子手对打,另一个刽子手上前扭住邢凤杰的后背,用穿着皮鞋的脚踢他,邢凤杰见状,猛地脱开这个刽子手的双手,用脚踢回去。这时,邢凤杰的妻子郭清闻讯,带着9岁的儿子,哭着、喊着扑上前来……邢凤杰对着泪痕满面、悲痛欲绝的妻子,平静地对她说:“不用哭!也不用伤心。我们这地方再过三二年就要解放了,那时大家都有好日子过。我今天虽死,是死得伟大、死得光荣。你不要难过,只要把孩子抚养成人,我就放心了。”

  接着,刽子手把邢凤杰的妻子郭清拉开,将邢凤杰强行按跪,但邢凤杰反而挣扎着挺胸站起来,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砰!砰!砰!”罪恶的枪声响了,邢凤杰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新中国成立后,邢凤杰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被安葬于黄岐山塔仔陵烈士墓群。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市民前来扫墓,纪念先烈。

  缅怀英烈,精神永存

邢凤杰(1912~1945)遗像。

榕江公园揭阳烈士纪念碑旁有邢凤杰烈士事迹简介。郑楚藩 摄

新兴街道东郊社区红门楼东侧巷内邢凤杰故居。池 妍 摄

记者采访邢凤杰大儿媳妇姚惠心(右)。邢松安 摄

  作为揭阳革命烈士之一,邢凤杰的一生短暂而壮烈,他的事迹是东郊人民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搜寻邢凤杰事迹的过程中,记者也寻访到了邢凤杰的后人,她是邢凤杰的大儿媳妇、今年85岁的姚惠心。“我的家公就义时,我丈夫才9岁,听家婆说当时的日子过得相当窘迫。”据姚惠心介绍,邢凤杰夫妇育有3男1女,长子鸿钦,次子鸿亮,三子树钦,女儿鸿英。姚惠心的丈夫鸿钦已去世。交谈中,姚惠心还向记者展示出邢凤杰留下的数件遗物:一幅遗像、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光荣之家”奖状。看着这些珍贵的烈士画像和遗物,记者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采访中,邢凤杰的侄子邢松安还带记者参观了邢凤杰的故居,住所位于凤围邢厝红门楼东侧巷内,为“四间过”民居,坐南朝北,面积约20平方米。邢松安说,他虽没有见过伯父邢凤杰本人,但知道伯父是受人崇敬的革命烈士,他为此感到十分骄傲。

  榕城区老促会副会长陈文昭说:“参加揭阳‘青抗会’,并积极主动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工作,是邢凤杰烈士革命生涯上最光彩的一页。‘青抗会’是抗日战争初期,揭阳党组织领导的,由各阶层进步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在这个组织存在的几年里,坚持党的领导,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广大青年,为揭阳的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而邢凤杰是这一爱国组织的中坚人物之一。”陈文昭认为,邢凤杰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他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揭阳的一份宝贵精神遗产,鼓舞着一代代青少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他这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揭阳人民心中。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