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莫桑比克当选…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
·厚植文化“软实力” …
·对标对表抓落实 主…
·60多年历久弥新,广…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绿…
·我市运动员喜获铜牌
·“文化走亲”展示英歌…
·前三季度新增就业10…
·我国将新增“免陪照护…
·五年生存率超过80%…
·以伊报复打击会否“点…
·佳作赏析
·书画寄花信
·墨香雅韵 君子风骨
·古韵拙剪
·瓷器釉彩种类 之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古韵拙剪
——如何收藏关东剪纸

时间:2024/10/27

  “镂金作胜传关东,剪彩为人起北风。”提到剪纸,人们马上会想到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陕西民间剪纸、江苏扬州剪纸、山西晋城剪纸。在关东,剪纸也是一种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

  关东地处塞外,自古有游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活。乌桓、山戎、匈奴、鲜卑、蒙古、女真、高丽、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回族、汉族等民族,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在关东大地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五千年历史的沉淀,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多民族文化的浸淫,使关东地区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古朴、粗犷、彪悍、大气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关东剪纸,民俗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关东各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传承了关东各民族朴素的哲学思想与民俗观念。

  关东剪纸艺术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关东剪纸艺人的相继辞世,曾给人们带来吉祥、快乐、祥瑞的关东剪纸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剪纸作品收藏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因为剪纸多半是“发表”在门框上、窗户上、大门上等地方,不易留存,且剪纸艺人都分散在民间,不易找寻。因此,在收藏剪纸的过程中,颇费心思,走村过甸,出门入户,东村打听西街问,南屯走访北屯谈,可谓可通过购买、易物、馈赠、代藏等各种渠道。

  收藏关东剪纸,可按功用主要分三大类——

  一是喜庆祝福类。关东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关东人民善良而乐观,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保持着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情和品格,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愿望,通过剪纸来表达出来。

  二是婚房喜花类。关东大地上,婚俗从《周礼》中走出来,一直走到今天,其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浓郁。反映关东民间婚俗活动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实际上是对关东各民族几千年婚俗文化的一种展示和传承。

  三是辟邪纳福类。关东人讲究吉利、和谐,夫妻生辰八字需要“合”,盖房乔迁要选吉日,出门办事要挑选“黄道”等,诸如此类。于是常常用一些剪纸作品来“镇邪”。虽然这些剪纸作品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关东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性格。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关东大平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成为民俗艺术园圃璀璨的奇葩。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弘扬。

  钱国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