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
·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
·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
·学习先锋精神 凝聚…
·保护野生动物 共建…
·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屏…
·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省…
·为什么要完善涉外国家…
·进博会缘何受青睐
·在服务大局中展现工会…
·守牢生态保护和安全底…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揭阳市揭西县委常委、…
·10月全国企业销售收…
·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
·立冬:岁暮轻寒,万物…
·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更高…
·国产大飞机C919首…
·快递业务量井喷,智能…
·在汽车展区看未来出行…
·2025年军队文职人…
·中欧双方正在就电动汽…
·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法…
·今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
·中国银行助力消费市场…
·揭阳建行推出烟草云贷…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上涨股票数超4500…
·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
·打造“透明供电服务”…
·为揭西高质量发展贡献…
·扬帆破浪勇向前 接…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立冬:岁暮轻寒,万物归藏

时间:2024/11/8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宋代陆游的《初冬》一诗写道。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之后,草木凋零,燕雀噤声,寒意四起,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很多人对初冬情有独钟。或者因为冬蕴含着希望:水冰地冻、万物归“藏”之时,也是养精蓄锐之时,等待春暖花开;或者因为冬的“静”,平时那些被忽略的声音——炉火的噼啪声、寒风的轻吟,都格外真实……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说的是,立冬时,水面上会凝结一层薄薄的冰霜,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已难得一见。由于野鸡的羽毛颜色与大蛤的花纹相似,古人认为它们在立冬后化身成了大蛤。

  立冬时节,各地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比如,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年是丰年;还有“补冬”,北方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人们习惯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因为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还有酿黄酒、吃生葱等。

  立冬,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当寒意随风起、木叶半青黄时,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还可以体会到古人诗词中的那份情感与哲思。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这样写道:“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首诗通过霜降、轻冰、蟾影、雁行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立冬时节的气候变化和物候特征;还提到收藏庄稼、制作衣裘等立冬时节的活动以及野鸡化为蜃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

  当寒风把秋的深情藏于大地,看到草木枯萎、老去,宋代诗人紫金霜曾作过一首小诗,颇具意趣和深意。

  诗曰:“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通过读书、吟咏梅花和雪景,以及借用小火炉取暖,表达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冬日美景的热爱。

  立冬时节,没有了莲叶田田的生机勃勃,但残荷听风也是一种美——枯败蜕化成清冷的风骨,在初冬水面的无意雕琢,成了一处风景。人生亦是如此。在饱经风霜后愈加坚毅温厚,在无人问津处不改初心,必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