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第38届非洲…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广东石化产销实现“开…
·“我只是平凡人,不是…
·“创新链”遇见“产业…
·交通换乘“无缝”衔接…
·护航惠来鱼丸顺畅出口
·从“后付制”到“即时…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
·国家图书馆:周末来读…
·加沙停火波折不断 …
·《哪吒2》登陆北美 …
·华盛顿撞机事故调查:…
·红纸墨香品年味 …
·鼻烟壶的工艺特点之材…
·来稿选登
·佳作赏析
·新苗地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佳作赏析

时间:2025/2/16

 

  《芭蕉竹石图》轴

  〔清〕 李 鱓

  纸本设色   195.8cm×104.7cm

  画中的芭蕉竹石、月季杂卉皆为庭园中的景物,也是元明以来文人画家常用的创作题材。展开此轴,淋漓鲜润的湿色扑面而来,芭蕉以粗笔泼墨挥洒而就,浓淡相间,水墨淋漓,极具气势,但不失规矩,准确地表现出蕉叶的俯仰向背;嫩竹用双钩白描,笔法灵活,工而不匠,与芭蕉对比愈显得秀挺多姿;柱石则粗钩轮廓,皴法老辣,染以赭石,以映衬前景的蕉竹;月季杂卉笔致细腻,设色淡雅,起到了丰富和点醒画面的作用。李鱓试图运用水墨写意与工笔设色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文人优雅闲适的意趣。李鱓的画风曾经历三次大的转变,此图是李鱓49岁时所作,属其写意画风逐渐成熟的代表作品。受徐渭、石涛影响,用笔挥洒自如,豪爽奔放,泼墨酣畅淋漓,将水与墨结合,并参以书法用笔,形成自己“水墨融成奇趣”的风格。画中郑板桥的题诗表现出对于李鱓以画供奉内廷的羡慕之情,并认为画中的柱石是为国柱石之意。此时李鱓虽已失宠下野,但并未失去仕途之心,自言“到头不信君恩薄,犹是倾心向太阳”。而其时郑板桥中举人尚未中进士,同样怀着“为官心存君国”“得志加泽于民”的抱负。此件作品提供了二人早期的思想状况。

  自题款:“雍正甲寅冬十月。复堂李鱓.”钤“鳝印”白文印、“宗杨”朱文印各一方。右上方郑夑题:“君家蕉竹浙江东,此画还添柱石功。最羡先生清贵客,宫袍南院四时红。板桥居士弟郑夑拜手为复堂先生题画。”钤“郑夑之印”“橄榄轩”。

  李鱓(1686~1762),清代书画家。鱓,一作觯,宇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曾为宫廷作画,后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以忤大吏罢归。在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花卉虫鸟,初师蒋廷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趋向粗笔写意,并取法林良、徐谓、朱耷,落笔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因在扬州见石涛作品,遂用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一变。

  杨 博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