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来临港产业园着力构建海上风电、海工装备、食品加工、新能源+储能+储能设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 郑楚藩 摄
本报讯 (记者 蔡泽青 通讯员 林德波) 日前,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我市共有15个产业入选。
其中,榕城区3个,分别为制鞋业、五金业、机电业;揭东区4个,分别为五金机电业、电商物流业、食品加工业、化工业;揭西县3个,分别为五金机电业、食品加工业、化工业;普宁市3个,分别为服装业、大健康业、食品加工业;惠来县2个,分别为绿色石化业、海洋产业。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充分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推动各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榕城区作为我市中心城区,有着雄厚的工商业发展基础。2024年,榕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8.89亿元,形成了工艺鞋、五金不锈钢、炼钢、轧钢、微电机、石材、家纺、家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同时文旅、商贸、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良好。未来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为制鞋、五金、机电等。
揭东区依托揭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产业园、揭阳产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及大军埔电商圈,形成了五金机电、 电商物流、 食品加工、 化工四大优势产业。2024年,揭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43亿元。该区未来产业发展将构建以装备制造、五金不锈钢为龙头,食品饮料和注塑日用品为支柱,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为突破的产业体系。
揭西县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食品加工技术成熟、农业资源优越,基本形成以电线电缆、塑料五金、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2024年,揭西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33亿元。接下来该县将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集群化、绿色化、新技术方向改革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食品行业技术升级,全力打造最具特色的电线电缆、食品等产业集群。
普宁市实业发达、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善,纺织服装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占普宁市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普宁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2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9家。未来普宁产业发展主要是抓好服装、大健康、食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惠来县依托绿色石化和海洋产业两大集群,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24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4.86亿元,增长15.2%, 规上工业增加值355.12亿元,增长34%.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初步形成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超级链主”,以巨正源新材料、伊斯科碳四碳五、东粤化学废塑料综合利用为“强链主”的“一超多强”产业新格局;惠来临港产业园采取“一园多区”发展模式,构建海上风电、海工装备、食品加工、新能源+储能+储能设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县域经济专班表示,接下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市委“1135”工作思路,“一县一策”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推动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2~3个特色主导产业,支持榕城区全力打造五金机电、制鞋、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揭东区持续做强装备制造、五金不锈钢、物流电商支柱产业,普宁市壮大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支柱产业,惠来县做大做强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新能源支柱产业,揭西县大力发展电线电缆、康养旅游、现代农业与食品支柱产业,夯实县域产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