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将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
·截至2024年底全国…
·全国铁路“五一”假期…
·青春正当时 奋进不…
·精准发力打响风貌带提…
·较完整反映演绎英歌故…
·执青春之笔 书华丽…
·创新浪潮中的青年力量
·我国应用无人平台远程…
·增进团队凝聚力 激…
·用脚步感受乡村之美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人人争做志愿者 处处…
·“海韵” 丹青映发展…
·多元艺术 各美其美
·佳作赏析
·以艺术笔触展现爱国赤…
·初夏樱桃带雨红
·鼻烟壶的工艺之内画(…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五一”期间,我市这群年轻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
青春正当时 奋进不停歇

时间:2025/5/4

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点滴善举传递城市温情。林洁松 摄

医务人员忙碌在临床第一线,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林洁松 摄

项目建设者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劳动最光荣”。张露露 摄


 

□记者 林怡然 通讯员 许 颖 张露露

  “五一”期间,我市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的假期是这样度过的:不分昼夜、不辞辛苦,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与钢筋水泥为伴,以机械设备为伍,用汗水诠释“劳动最光荣”;用微小力量诠释不凡“大爱”,以点滴善举传递城市温情……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群年轻人用默默的坚守和坚韧的奋斗,让青春闪光。

  医护人员: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健康

  对于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五一”期间和平常并无二致,他们依旧忙碌在临床第一线,肩挑医者重任,以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5月2日,是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海昕出特需门诊的日子。当天上午8时,门诊正式开诊,陈海昕耐心地接诊每一位患者,认真细致地解答患者疑问,一直到中午12时,接诊完最后一个病人,他才能喘口气。“五一”期间,除了完成特需门诊的出诊工作,住院部的病人也在等着陈海昕。于他而言,假期坚守工作岗位早已成为常态,病人的需要永远排在第一位。

  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陈海昕一直扎根在紧张、繁忙的临床一线,致力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各种疑难胆胰疾病的ERCP诊疗抢救工作。在陈海昕看来,虽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享受假期,但每一次把病人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医学学无止境,作为一名青年医生,我传承五四精神的方式就是不断提升自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陈海昕说。

  记者见到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陈思兰的时候,她正对着电脑仔细查看影像,神情专注认真。她的工作内容,就是从一帧帧无声图像中,揪出疾病“元凶”,为临床治疗和手术建立“航标”,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陈思兰告诉记者,医学影像科主要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如X线、CT、MRI等,获得患者体内结构和病变的详细图像,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五一’期间,我们科室与门诊、特需门诊服务同步,同时实行24小时轮值班制度,确保及时、高效地为患者提供医学影像检查服务,节假日对于我们来说和平常工作日没有太大区别。”陈思兰说。

  建设者:用汗水诠释“劳动最光荣”

  在揭阳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在机器轰鸣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都是青年人奋斗的身影。他们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汗水诠释“劳动最光荣”。

  在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的施工现场,距离地面23.8米的隧洞内,闷热潮湿,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的青年建设者吕向阳,这位30岁的河南开封小伙,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国之重器”——“粤东8号”盾构机,进行着精准的掘进作业。他仔细操作盾构机,关注关键数据,确保隧道掘进的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吕向阳和同事们深知,他们参与的是一项惠及千万粤东人民的民生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为粤东850多万人民每年平均增加供水量3.11亿立方米,将有效解决粤东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能参与其中,我倍感自豪!”吕向阳坚定地说。

  吕向阳是“五一”期间我市一线建设者们的缩影,他们坚守一线,抢时间、赶进度、保安全,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者:以点滴善举传递城市温情

  凡人微光、星火燎原。“五一”期间,广大青年志愿者用微小力量诠释不凡“大爱”,以点滴善举传递城市温情,让志愿精神成为青春的鲜明印记。

  5月1日一大早,市区河长制文化主题公园迎来了一群青年志愿者,他们手持夹钳、扫帚等工具,清扫沿江绿化带、卫生死角等区域,清理烟头、塑料瓶等杂物;积极向过往群众宣传垃圾分类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营造全民共同爱河护河的氛围……他们是揭阳市志远义工协会团支部的团员志愿者,虽然来自不同学校,但聚在一起时,就都变成了散发“光”和“热”的“追光者”。

  今年19岁的何小河是一名高二级的学生,这次刚好利用“五一”假期参加揭阳市志远义工协会团支部开展的“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从小我的父母就教导我‘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学开始他们就经常带着我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志愿服务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是深埋在心中的信念。”何小河说。

  得益于“志远义工亲子队”这个以家庭教育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志愿项目,团队中很多志愿者的孩子从小就跟随父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渐渐带动身边的同学及家长一同加入进来,公益志愿服务团队也在不知不觉中壮大。“善举如灯,照亮人间大爱。不要小看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背后的力量无穷大,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揭阳市志远义工协会会长何洁玫动情地说。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