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
清代的三彩瓷器主要有素三彩和釉下三彩。素三彩,是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物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纹样内,然后再经低温烧成。
工艺上,清时期素三彩在明代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白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等不同装饰工艺的品种。白地三彩是以划出纹饰的素白瓷为底,后绘黄、绿、紫三彩图案,二次低温烧成;墨地三彩先施绿釉再施黑釉,后填黄、绿、紫、白色图案;虎皮三彩以黄、绿、紫三彩相间点染成虎皮状斑块。
色彩上,素三彩在黄、绿、紫色之外,还增加了当时发明的蓝彩,色彩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品种多样,特别是康熙时期的素三彩器极负盛名,造型丰富,有盘、碗、罐、瓶、香薰、笔筒、长方几等各种器型,纹饰题材也十分广泛,包括花果纹、云龙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
康熙素三彩器颇受当时欧洲人的青睐,且身价颇高。民国初年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西人嗜此,声价极高,一瓶之值,辄及万金。以怪兽最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同一年代,而三彩之品视他彩乃腾踊百倍。”
艺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