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就卢旺达遭受暴…
·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
·引领青年在推动揭阳高…
·以高质量招商引资赋能…
·用技术创新擦亮企业品…
·2022年全国城镇单…
·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
·助力普宁市打造纺织服…
·凝心聚力服务高质量发…
·让绿美生态成为普惠的…
·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当好“电医生” 守…
·持续稳步推进“三献”…
·小心有诈!警惕这些个…
·消防安全要上心 莫…
·为物流车辆驾驶员扣紧…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好笋知时节 雨后正…
·微话题
·凝聚共识 持续用力…
·压实责任 确保高标…
·守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拟于本月底通水试运行
·用镜头展示人文风貌
·勇担时代使命 贡献…
·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扬青春活力展学子风采
·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以实绩实效展现新担当…
·惠来文旅市场释放强劲…
·坚决扛起整改责任 …
·落实落细禁毒工作举措…
·加强执法巡查 维护休…
·传授“防火经” 织…
·小茶叶托起村民致富梦
·增强应对能力 做好舆…
·提升荔枝品质 促进农…
·赛出风格水平 展示良…
·弘扬传统文化 推动潮…
·全国范围实施汽车国六…
·开展“百场万企”大中…
·天舟六号任务完成发射…
·女排精神进校园
·宣布加拿大驻上海总领…
·俄罗斯红场阅兵
·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
·香港为抗日英雄群体立…
·过半韩国人主张日本先…
·美国可能债务违约
·近八成综合投资收益率…
·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安…
·中国银行获国家外汇管…
·“智”存工行 稳享…
·近4200只股票下跌…
·投资者需关注底层资产…
·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回…
·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揭阳市人民医院以专科建设服务品牌塑造,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专科护理团队
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5/10

  近年来,揭阳市人民医院专科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医疗专科化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该院共有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儿科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紧随发展步伐,该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专科护理团队,陆续成立了介入、重症、静疗、造口、腹透等多个专科护理小组,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专科护理人才。

  这支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专科护理团队运用娴熟的专业专科护理技术为广大患者解决病痛,精细化的专科护理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坚守”的故事!

  □记者 张夏阳 通讯员 黄晓纯

  介入室护理团队:

  “生死时速”抢救让患者转危为安

洪晓华副护士长正在做术前准备。

  4月30日清晨6点半,市人民医院介入室里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除暴战”:60多岁的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后频发室颤,反复“电风暴”将近十次,介入室医护团队接力电除颤,为患者顺利接受支架植入创造机会,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据了解,该名患者突发剧烈胸痛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医护人员迅速开通“急性心梗绿色通道”,患者第一时间被送入介入室。刚完成“过床”,介入室陈小清主管护师为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很快便观察到一阵大小、形态、距离不等的室颤波,她马上反应过来,这是急性心梗并发室颤!她一边电除颤,一边呼喊同事帮忙,在场的黄泽宇护师、陈洁涛主管技师、吴源锋主治医师、陈维荣主治医师等立即加入抢救。数次除颤后,患者恢复了正常心跳。然而没过多久,“电风暴”再次袭来,就这样反复六七次,医护人员接力抢救,采取多次电除颤、静脉给药等抢救措施,找准机会为患者植入支架。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打通患者闭塞的血管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纠正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但在“送管”途中,患者又再次出现室颤,及时除颤后,患者恢复了正常心跳,最终成功植入支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已完全闭塞,予以及时电除颤纠正心律失常和支架植入挽回了患者生命,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这样惊险的场景,随时可能在介入室上演。“像电除颤等抢救操作在病房主要是由医生操作的,但介入室的患者,大多数属于高危急性病,像急诊心梗患者,很可能合并心跳骤停、室颤等,这就要求介入室的护士也必须能够‘驾驭’各种抢救技能。”介入室副护士长洪晓华说。据了解,目前该科共有护理人员6名,均为十年以上工龄的资深护士,且有着丰富的ICU、CCU工作经验,年完成介入手术2400多台,涵盖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及大出血等介入手术。

  尽管工作很累,但肩上肩负着比身上的铅衣更重的托付,他们愿为生命负重前行,用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护佑广大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团队:

  高超护理“治疗手段”撑起重症战场“半边天”

陈美珊护士长团队正在为患者进行俯卧式通气操作。

  ICU被称之为医院中的“特种部队”,这里的患者大多数是气管插管伴意识丧失的危重症患者。ICU的护士除了要执行医嘱为患者做各种医疗护理外,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护理“治疗手段”,进一步帮助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去年以来,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长陈美珊带领ICU护理团队陆续开展了俯卧位通气、徒手插鼻肠管、密闭式吸痰等一系列新技术,使该院的重症救治水准不断提高。

  在去年底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战役中,ICU医护团队运用俯卧位通气技术救治了一批重症新冠感染患者。让患者“趴”着治病,已成为给予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外的重要治疗手段。近期,陈美珊团队运用卧位通气+徒手插鼻肠管等新技术,又再次抢救一例50多岁、体重多达250斤的重度病毒性肺炎患者。该名患者转入ICU时,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在呼吸机通气100%氧气支持的情况下,氧合指数仍低至71mmHg(正常值为400-500mmHg),团队决定为其实施俯卧位通气打开肺泡,并予以徒手插十二指肠鼻肠管,预防俯卧位通气容易导致的胃内容物反流引发的吸入性肺炎。俯卧2小时后,患者氧合指数上升至327mmHg,氧气可由100%下调至70%.由于患者体重过重,一次翻身便要“出动”10多名医护人员,6天的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翻身3次,最长一次治疗长达50多个小时。“此时,护理人员要‘紧守’在床边,细心观察各项监测指标,定期检查患者体位是否舒适、管道留置是否移位、皮肤有无受压。开展至今,团队已完成26例次俯卧位通气治疗,都得到很好的疗效。”陈美珊说。

  静疗护理团队: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生命通道”

刘绵珠硕士正在开展粤东首例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输液港植入术。

陆素香副护士长受邀到基层医院培训PICC导管维护工作。

  自2013年起,市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市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服务,随后开设了全市首个静脉导管门诊。近年来,该院陆续开展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腔内心电图引导下隧道式PICC导管置入术、腔内心电图定位下手臂式输液港植入术、腔内心电图引导下儿童手臂港植入术、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输液港植入术等新技术,其中不少项目为粤东地区首次开展。

  今年初,肿瘤内二科护理硕士、静疗小组秘书刘绵珠联合吴义波主治医师顺利为一名需注射高血管刺激性药物的胸腺恶性肿瘤患者完成粤东首例腔内心电图引导下的下肢输液港植入术。这是为上腔静脉压迫又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的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输液“生命通道”,可免于每周的导管维护,且不影响日常活动,更适合家属照护负担较重的患者,目前省内仅数家医院能开展。

  该名患者儿女均在外地,只有年迈的老伴在身边,刘绵珠果断为患者选择了下肢输液港植入术,术后当日即应用输液港顺利静脉输注高渗性、高刺激性的药物,患者和家属都十分满意。

  近日,刘绵珠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推选活动中获得“十佳独门绝活奖”奖项。作为多项输液港植入技术项目的负责人,她表示:“肿瘤患者非常难,我们将致力‘开发’更多先进、优质的静脉治疗手段,在保证静疗安全高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开发静疗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全程科学管理及监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我们希望在静疗领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循证的科研理念解决临床实际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除了为我市及周边地区肿瘤患者及重症患者提供静脉治疗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外,市人民医院静疗团队还肩负着全市疑难病例会诊及培养基层静疗人才的重任。去年5月,该院放疗科副护士长、静疗小组组长陆素香获授“静脉治疗专科名医护士工作室”,是我市首位且为目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专科门诊护士。多年来,在陆素香和静疗小组的努力下,该院完成了全院各科室PICC导管维护培训,实现全院PICC导管维护规范化、同质化;2019年,市人民医院开始在全市基层医院推广PICC导管维护培训工作,让家住惠来、揭西等地的患者在“家门口”便可得到规范的导管维护;2020年,该院还为基层医院培养PICC置管护士,2022年,又派出陆素香、王跃英等多次到锡场等基层医院现场指导开展PICC导管插管,致力提升我市静疗技术水平。

  据了解,近三年来,市人民医院年完成PICC置管超千例、导管维护7000多例,完成输液港植入术近200例,置港成功率100%,获得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接下来,静脉小组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造口护理团队:

  全面护理让“造口人”的生活舒适依旧

杨白杨副护士长正在为患者护理造口。

  肠造口,即人工肛门,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或尿液。此时,患者的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无法经过肛门排便,需通过“设计”在腹壁上的肠造口排出,且排泄不能随意控制,有时还会因造口护理不当产生粪便渗漏、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等,这些都对许多造口患者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也让一些患者对肠癌手术望而却步,放弃治疗。

  胃肠外科副护士长杨白杨是一名国际造口治疗师。在胃肠外科工作多年的她常常目睹造口患者饱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为让造口患者更有尊严地生活,她开展“造口患者全旅程管理”模式,给予造口患者全程化、规范化管理,陪伴造口患者度过“造口全旅程”:术前多次与手术医生沟通,采用团体标准推荐的定位方式在患者腹壁进行定位,避免术后造口位置不当导致的造口脱垂、造口旁疝或因造口渗漏引发造口周围皮炎等;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造口护理操作示范及指导患者或家属等独立完成造口护理操作至少2次,住院期间为患者及家属进行“患者健康教育会”,指导造口护理相关知识,保证患者出院后能够自我护理;扎实开展出院后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时,便为患者建立档案,并定期开展电话随访和造口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衣食住行及造口情况,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等等。一系列措施让患者及家属不再恐慌、焦虑,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树立回归正常生活及社交的信心,让他们更健康舒适地生活着。

  腹透护理团队:

  改善腹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孙琳燕副护士长正在为腹透患者做随访。

  姚女士是一名慢性肾脏病5期的腹透患者,定期在市人民医院腹透门诊随访,规律的治疗和随访让姚女士重返正常生活。但在2月的一次随访中,肾内科副护士长孙琳燕发现姚女士手臂上有不少像是挠痒挠出来的红痕、红点。在她细心的询问下,得知姚女士近期感觉皮肤瘙痒,还想结束随访后再到皮肤科看看是怎么回事。由于姚女士家住惠来,日常饮食中海鲜比例难免偏高,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不能很好地代谢海鲜中富含的磷元素,而磷过量可能引发人体产生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及软组织钙化等,表现出骨脆而易折、皮肤瘙痒难忍等症状,且血磷每升高1mg/dl,对冠脉钙化造成的危险相当于多透析2.5年。“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初步认为姚女士产生皮肤瘙痒的原因是过年期间摄入海鲜过多,体内血磷过高,我们为她做了抽血检验,结果显示磷已超出危急值。”孙琳燕说。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姚女士血检中的磷已降至正常范围,皮肤问题已缓解。

  对腹透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是保证腹透治疗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前提。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开展腹透门诊以来,每周四在门诊楼二楼12号诊室开诊,年完成腹透患者的随访管理3000多人次,日均50人次。同时开通了24小时咨询电话、网络等多种随访途径,并定期举办腹透宣教活动,受到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腹透患者的随访不是‘走流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保持其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态良好,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及急性心血管并发症等控制满意,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尽快回归社会,最终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孙琳燕说。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就医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需求,加快建设省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需求。

  回首过去一年,市人民医院全体护理同仁紧紧围绕三甲复审评审标准,逐步完善制度、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不断推陈出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接下来,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优质护理服务,以优质护理服务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揭阳”。

  本版图片均由 邹仰光 摄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