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仕华
书房对面的阳台上,妻子养着多肉、仙人掌和吊兰等植物。她非常用心地照料它们,但总有一些小草不合时宜地从花盆里冒出来,让花木显得稀疏。然而,妻子仍然宽容地对待这些小草,只要它们没有占据太多的空间,她就不会采取行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小草生命力极强,遍布山野,让人惊叹。当朋友离婚后,他们的六岁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父爱和母亲的呵护。孩子六七岁时开始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让人不禁流泪。后来,爷爷奶奶省吃俭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抚养成人。每当我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孩子。
《桃花源记》中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人们向往的生活。但最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春》,至今我仍能背诵其中的诗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东坡先生也曾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小时候我最喜欢放牛,芳草萋萋,杨柳依依,乱花迷人眼,浅草没牛蹄。我骑在牛背上,牛吃青草,我看蓝天白云,看山外青山。草美牛欢,人牛俱乐。所以,草虽然是大众化的植物却也是最亲民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生命的轮回犹如小草的枯荣。以前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常常告诉他们不要做小草而要努力成为参天大树。然而后来我才明白生活中的小草比参天大树还要多得多。
我朋友的女儿是大家眼中的学霸,承担着由小草变成大树的目标。高三那年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精神几近崩溃,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她在给爸爸的短信里说自己只想做一棵与世无争的快乐的小草来装点大地、衬托红花……最终她勉强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她的爸爸在她数次割腕的现实前,放弃了让她长成大树的想法,觉得她只要像小草那样长得快乐健康、生机勃勃就可以了。因此小草虽平凡却也让人羡慕不已。
老家的房子随着我们的离开,已是人去房空,早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想当年父母为了建这房子,历经千辛万苦,现在却没有人居住,院子里杂草丛生,肆意生长,无人再将他们连根拔起 ,彼时见不得院子里有一根杂草的母亲,也无奈地接受了草是主人,人是过客的现实,满院杂草,让人叹惋。
微风吹过,院中的小草随风而舞,似在温情致意,又似在点头微笑,一派生生不息、快乐无限的模样。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就让我们做一株快乐的小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