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9月11日,市农业农村局走进“行风热线”直播室,围绕“守牢‘两条底线’,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节目主题,重点就发展现代乡村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与广大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倾听市民意见和建议,并解答市民关注的“三农”热点问题。
□记者 潘彬彬 见习记者 宋 洋
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农业产业链责任,实施了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那么,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是如何开展和取得成效的?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是强化农业产业链责任的一种制度创新,着眼于贯通上中下游、左中右侧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主体,通过介入产业链上中下游、左中右侧企业的沟通协同环节,以“链长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形成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市探索形成了“G+5+N”“链长制”工作模式。“G”即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构建党政主导(Government)工作机制,凝聚产业发展合力;“5”即实施5项创新机制,包括政治扶持机制创新、“链园合一”机制创新、扶贫资产入链机制创新、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N”即打造N个农业产业服务平台,目前已搭建了9大服务平台,与省农科院搭建现代农科服务平台、省恒健公司搭建金融投资服务平台、省联通公司搭建数字农业赋能平台、省供销社搭建产品流通销售平台、省农垦总局搭建土地综合利用、省人保公司搭建农业保险服务、省农行搭建金融信贷服务、南方农村报社搭建“传媒+”服务、市电商协会搭建电子商务服务9大农业产业服务平台。
“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产业链10条,今年计划新增2条市级产业链,谋划建设‘粉香天下’米粉产业链和预制菜产业链。我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经验获国家乡村振兴局典型推介,列入了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该负责人如是说。
打出“组合拳”,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那么,今年我市在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今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出一套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做好‘土特产’文章,让产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节目上,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向广大听众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我市制订出台了《揭阳市水稻全链条生产服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5个揭阳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文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并成立产业联盟,把企业主体组织起来,同时打造预制菜十大名菜,树立土特产品牌。
此外,我市还制订了揭农尚品标准体系,把食品安全保障起来,同步推出“揭农尚品”小程序提供线上选购销售服务,让购买我市农副产品的顾客买得放心,吃得舒心。同时,我市还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把一二三产融合起来,并搭设展销平台,畅通产销渠道。为了提升我市土特产知名度,我市还开展了全媒体矩阵式宣传,推广揭阳乡村产业成效。
坚决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守牢“两条底线”具体是指坚决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其中,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那么,近年来我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首先是实施“三个一”工作措施,对脱贫不稳定户采取“一户一策”跟踪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市脱贫人口34984户101696人,现有监测对象266户1202人,累计风险消除458户1756人;投入391.44万元为全市19903户脱贫户购买2023年度防返贫保险,178.77万元为27086名帮扶对象购买“揭阳市民保”医保补充保险。其次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与省社评院开展合作,完善对全市约20亿元扶贫资产后续经营管理,目前,惠来、揭西、揭东已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实施意见》。同时,我市还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市共筹集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2.83亿元,谋划县级项目库项目2776个。各帮扶单位累计自筹帮扶资金4704.44万元,引进156家企业投资9787.06万元、吸纳脱贫人口就业61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