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湲雯
提到余华,大家想到的都是他的小说,比如《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等经典作品,而余华本人,也因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幽默性格,收获了一条来自读者们的经典评价,那就是:“将悲伤留给读者,将欢乐留给自己。”而在《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一书中,余华选择了把生活的琐思与欢乐一并留给读者。
余华的小说,一直有一种神奇的“代入感”,他的小说开篇,总会让读者以“鹰”的视角,俯览主人公的一生,可结尾处,又会让读者生出“自己又何尝不是书中的某某”之感。
可这本散文集的开篇,余华却以人的独特性起笔,在他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就像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被替代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正因如此,没有任何一种生活可以被评价为“可惜”,也没有任何一种生活可以被评价为“不值得”,生活总是充满财富,而开采生活的人,唯有孤独的自己。
除了感悟,这本书中还收录了一个作家,有血有肉的日常生活与嬉笑怒骂的性格色彩。谈论迷茫,余华借用自己的牙医经历说:“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万张嘴巴构成的,我不知是喜是忧。”关于写作灵感,余华说:写作就是“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提到父亲的影响,他说:“生活是强大的,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他用自己的生活,解释了他成为“余华”的原因,因为生活的痕迹总是会将人一点点雕刻成“自己”。
可余华还是那个余华,时刻保持着对周遭社会的警惕与批判,他以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为例,直击文学圈乱象,他认为文学家是博物馆,而不是银行,那些经典,存在的价值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与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是通过文字记录感受的艺术,除此之外,再无文学。
读这本散文集时,我总能收获一种与生活中的余华畅谈的鲜活感,他并没有拿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与“时代解惑者”的腔调夸夸其谈,而是将自己比作了时代的“病人”,以“病人”的姿态,与这个时代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他时刻反思着生活在差距中的我们是否健康,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健康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差距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不健康的,因为一个西方人活400年才能经历的时代巨变,一个中国人只要40年就经历了。他一直在这本书中提问,却没有给出任何回答,因为他知道,合上这本书时,每个人都会在结尾填上“自己的答案”。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这本书像极了继《活着》之后,余华再次对于人生,对于自我的思考,这一次,余华的文字,少了些愤世嫉俗的棱角,多了些岁月本身的柔美,而余华也像一位在江湖中的举人,写出了江湖之上的江湖,那是一个成年人的反思与责任,而不再是年少轻狂时的论剑与煮酒。
如果说,《活着》是余华用福贵的一告诉人们生活的无奈与无常,那《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则是余华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读者,人只要“活着”,生活终将“不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