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珊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并试着归纳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下面将从课堂教学的语言的特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呢?一是使用标准普通话。二是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简洁。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充沛的情感。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充沛的感情。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是指在保证课堂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性运用于课堂,也可运用幽默方式批评学生,但要注意不可滥用。
二、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技巧
(一)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音乐导入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我特意在上课时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我再因势利导:“贝多芬除了有高超的琴技,更重要的他有着什么高尚的人格魅力呢?”实践证明,这种导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背景介绍导入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奋笔疾书,战斗一生,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学生听着听着眼圈泛红了。这为课文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以读为本,挖掘教材中的情感
以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为例,在《梦圆飞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作范读,我以激昂的语调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祖国在航天科技上的骄人成绩。总之,语文课上,我们教师的语速语调和节奏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三)灵活地运用幽默课堂教学的语言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收集和积累各种幽默素材。如有一次上课时,一位不速之客——蝉,突然闯进了课堂,几十双眼睛一下子被它吸引。此时,我不愠不火说:“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连蝉都告诉我‘知了’。下面谁能把这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同学们在心领神会后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三、运用课堂教学语言技巧的意义
(一)运用课堂教学语言技巧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四有”新人都是行之有效的。
(二)语文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重任要培养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的语言运用更具重要作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参与语言技巧的探究,深挖语言技巧的潜能,加强语言能力的锤炼。
(三)教师语言艺术能促进学生审美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生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感,拓展审美意识。在课堂上老师声音清亮,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学生也更易从中接受知识。
总之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其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风趣的、有规范性的。用韦志成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美’:一是音美,要讲普通话;二是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三是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四是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愿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最终成为缤纷教坛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