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一段毛线,结成绳套,在手指灵巧的勾、挑、翻、转之下,变幻出千姿百态的花样,这便是翻花绳,是很多70后、80后、90后童年的美好记忆。在揭阳榕城,翻花绳俗称“翻龙虾”,时至今日,在许多学校依然有孩子们对翻花绳游戏乐此不疲。



历 史
揭阳人俗称“翻龙虾”,分单人和双人两种
翻花绳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儿童游戏,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现今有数千种翻法。在揭阳榕城,翻花绳俗称“翻龙虾”,因为通常翻到“龙虾”的图案就无法再翻下去,以能“抓”到“龙虾”的人为胜。
游戏的玩法是先打个小巧的结,环绕于单手或双手指间,然后撑开,准备动作就做好了。翻花绳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玩时,将绳圈套在双手上,用双手手指或缠或绕或穿或挑,经过翻转将线绳在手指间绷出各种花样来。常见的花样有“乌龟”“金鱼”“桥”“喇叭”“秋千”“降落伞”等。双人玩时,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常见的花样有“小山”“田地”“面条”“牛槽”“钻石”“渔网”“龙虾”等。翻花绳一般都是由易到难,就好比大观园里林黛玉史湘云中秋夜联诗,一步难似一步,却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传 承
曾经风靡中小学校园,
如今仍受孩子们喜爱

翻花绳和跳皮筋、跳房子、玩石子、捉迷藏一样,在曾经物质相对贫乏、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是民间“标配”的儿童游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女孩子灵巧小手在二三尺长的红绳中间,如仙女织布般来回穿梭,在那一勾一挑一压一挂间,栩栩如生的各式花型图案,便鲜活出现在眼前,让人叹为观止。当然,男孩子们也可以参与其中,因为这个游戏,不限时间地点,不需任何准备,只要你想玩,扯一段绳子或毛线,甚至是尼龙绳,随时随地,皆可翻花。因为玩法简单,道具也简单,只需借助双手,通过勾线翻动,便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动静结合,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时至今日,在校园中,仍不时可以看见孩子们凑在一起,一个回合接一个回合,热闹地你来我往翻花绳。
翻花绳是集动手、健脑、启智于一体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还增强了同伴间的协作能力,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更感受到传统游戏的魅力。


文字:蔡烨华
摄影:杨小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