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英歌舞(油画)
本报讯 (记者 黄丽丽) 笔刷快速挥就腾空跃起的人物,画面呈现浓艳的黄、黑、绿、红、橙、蓝……由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潮汕英歌舞》(250cm×180cm)近日完成,场面恢弘霸气,让观者极为震撼。
创作《潮汕英歌舞》,画家冯少协一年前已构思并绘初稿,搁置一年后,于龙年新春创作完成。潮汕英歌舞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于广东潮汕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舞蹈,被认为是崇尚武勇、配合协作、扬正压邪、避灾驱邪、祈福祛祸、吉祥平安的象征,寄托了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龙年新春期间,潮汕英歌舞走出国门,来到伦敦最古老的商业街柏灵顿拱廊激情舞动,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受如此威武奔放的民俗活动所震撼和感染,冯少协拿起手中画笔,激情创作了油画《潮汕英歌舞》。
油画《潮汕英歌舞》以极富表现力的笔触与油彩诠释“中华战舞”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作品画面构图以潮汕英歌舞动作人物群像为主体,行进中舞动的人物形象占满画面下半部,而画中前景三个腾空跃起、挥臂飞腿,动作舒展、面饰各异的人物冲向画面上部,打破秩序和整齐感的布局,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力量。作品基本沿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但不采用具象写实,不求精雕细刻或面面俱到,技法上运用大笔触、大块面,以大刀阔斧的写意手法进行高度概括,快笔之下一气呵成尽显意到而笔不到,磅礴气象溢满画面。画家应物赋色,画面大胆采用黄、绿、黑、橙、蓝、红、白等鲜艳浓烈的色彩搭配,生动表现舞蹈人物服饰与造型。背景色彩与笔法虚化、弱化,突出前景人物形象的动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潮汕英歌舞》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也深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表演,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其展现出的团结协作、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也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画家冯少协,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以职责与担当创作时代主题精品力作;作为游子,《潮汕英歌舞》是他对家乡深厚的记忆和真挚情感的表达。
点评
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刘三齐:
油画《潮汕英歌舞》整体上达到主题内容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等表现形式、技巧相互融合统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更突出并呈现一种写意性、概括性、表现性和印象化,视觉上的大效果、大感觉。作品再次充分彰显画家冯少协在艺术创作上触觉敏锐迅捷,主题鲜明突出,形式灵活多样,技巧娴熟精练,审美感觉老道的专业创作精神、状态和能力。
普宁市文化馆原馆长、普宁市非遗专家组组长陈华南:
油画《潮汕英歌舞》准确演绎了英歌舞的热烈氛围、节奏、内涵和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动表现气势磅礴潮汕英歌舞的艺术力作出现。作为家乡人,画家冯少协从小接受深厚潮汕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浸染,作品《潮汕英歌舞》也是画家本人对于家乡文化和情感的最好记忆和表达。多年来,普宁籍画家冯少协在家乡备受瞩目和关注,这次,油画力作《潮汕英歌舞》必将再次在家乡引起强烈的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