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文旅融合、科技赋能、…
·《揭阳市“城市建设年…
·六项特色文旅活动热情…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
·向“新”而生的多种路…
·水利部针对南方强降雨…
·深化研究宣传 讲好…
·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
·合力推动外贸“质升量…
·让群众“近”享健康服…
·提升群众防范经济犯罪…
·使用不当,小心吹风机…
·京东零售助力揭阳电商
·基金监管同参与 守…
·为车主提供了更大的灵…
·多因素推动假日汽车消…
·新车上市
·揭阳车讯
·敦煌石窟百讲 (节选…
·苏轼的旷达与坚守
·生命真好
·【新书荐读】
·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
·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光…
·如何让“变美”更安心…
· “鱼航员”状态良好
·国潮新风焕古城
·重庆警方通报“胖猫”…
·洞庭湖区非法采砂挖空…
·台湾民众集会痛批民进…
·以军空袭加沙中部难民…
·约80万巴勒斯坦人逃…
·刚果(金)军方说挫败…
·日本:熊“袭警”致两…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
—— 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时间:2024/5/20

  □新华社记者

  福建省晋江市13岁肢残少年王同学的家最近完成了无障碍改造。长期靠轮椅活动,王同学原本连开个灯都得爸妈帮忙,如今电灯、窗帘等通过语音或者手机就能遥控,家里还专门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爸妈可以放心出门。

  小小“黑科技”,让家里变了样,也让生活有了幸福的模样。王同学如今的生活日常是我国8500万残疾人同沐暖阳的缩影。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让我们聆听那些爱与奋斗的故事,感受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澎湃的科技力量。

  康复身体,恢复希望

  “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学校学习。”在5月14日中国残联举办的助残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2021年至2024年4月底,全国共有2769.7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531.98万人次残疾人得到辅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其中,146.31万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目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残疾人辅助器具领域新产品不断面世。

  戴上机械手臂,实现“手随心动”;坐上智能轮椅,上下楼梯来回自如;植入人工耳蜗,世界再也不是“悄无声息”……科技感满满的各类辅具,助力残疾人更好自立生活。

  此外,借助科技力量,各地康复服务愈发精准、高效。

  在山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助残“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线上申请服务流程进一步调整优化,申请救助更加简洁便利;

  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当地残联为有迫切需要的残疾人配置“家庭生命体征监测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打造“医院与家庭同步”的居家康复新模式;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当地建立“物联网+”康复之家,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健康、康复训练、辅具租赁等服务,实现助残“智慧化”、服务“管家式”、送康“家门口”。

  融入社会,生活无“碍”

  牵着一只既萌且酷的智能导盲犬,在万众瞩目之下,视障姑娘蔡琼卉安心地完成了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这是亚残运会史上首次用智能导盲犬来辅助视障火炬手传递圣火。

  杭州亚残运会期间,“小西”和“小湖”两只电子导盲犬也在盲人足球比赛场地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上任”。他们不仅把场馆地图铭记在“心”,还能“听懂”中英双语指令,自动规划出最优行进路径。“由它带着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方向了。”有残疾人运动员感慨。

  科技助力之下,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方向更清晰、渠道更宽广,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的魅力和美好。

  高德地图研发“轮椅导航”功能,规划的路线尽量避开台阶和陡坡路段,已累计提供5000余万次路径规划服务;腾讯视频开通“无障碍剧场”专区,自动识别通过“语音读屏”进入的用户,将剧场入口置于其页面显著位置;一些触觉反馈无障碍技术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震动时长、频率和强度进行组合,向视障用户传递差异化信息……

  从2021年到2023年,2577家与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进行了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去除着曾经横亘在残疾人面前的各种障碍,努力践行着“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

  逐梦前行,书写精彩

  一位顾客打开无人售货柜成功购买商品。数百公里外,天津创美助残基地,听障人士王洪媛、王洪良姐弟俩认真盯着电脑屏幕,仔细对比顾客收货前后货架商品变化。鼠标轻点,无人售货柜购物环节顺利完成。

  王洪媛和王洪良都是听力一级残疾,主要负责审核无人售货柜反馈的视频、图像、重量等信息,通过比对判断顾客购买物品的种类、数量,生成商品订单并扣取相应费用。

  “听障人士对图像更敏感,审核速度也更快。”对于这份工作,王洪媛自觉“游刃有余”。两人如今只需3秒左右就能完成一单审核。单量多时每天可以完成2000多单的审核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相关行动。截至2023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06.1万人,仅2023年一年就新增54.4万人就业。特别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诸多新职业随之诞生,残疾人的就业范围进一步扩大。

  直播间里,残疾人主播热情洋溢,回应着网友的提问;录音设备前,残疾人有声演播者用声音演绎着一个个动人故事,开启“声不息、梦不止”的人生新篇;电脑前,残疾人网店店主用心经营,备货、发货熟练操作……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新的支点,许多残疾人实现“云端”逐梦。

  当科技“硬核”力量与人文“温情”相融,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在人生舞台书写精彩。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