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国风、国潮、国际范
·风正好扬帆
·优化工作模式 提升…
·让群众“菜篮子”拎得…
·找准发展新路径 乡…
·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维…
·以赛促学提技能 燃气…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
·《习仲勋年谱(191…
·小麦抢收忙
·南方部分中小河流可能…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佳作赏析
·彰显我市美术创作实力
·翰墨书香抒情怀
·瓷器釉彩种类之红釉·…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我市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优化工作模式 提升涉法涉诉一站式调解效能

时间:2024/5/26

  □记者 林怡然 通讯员 黄伟芝 许振东

  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这一集控告申诉、国家赔偿、司法救助、法律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对外服务窗口,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广泛倾听群众呼声;所有信访件均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实体性答复”,实现群众信件“件件有回复,件件有着落”;深入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有效解决受害人生活面临的“急难愁盼”……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机制,完善办理群众信访制度,通过系统优化“1个平台”+“4个导向”+“N个机制”工作模式,把“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到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不断提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

  打造一站式平台,推动检察服务提质增效

  写在法律条文中的公平正义需要被呈现、被感知、被接受,才能“活化”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公平正义。我市检察机关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实际诉求做深入细致的实质性化解工作,力求解“法结”与“心结”。

  2015年,黄某某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等刑罚,对此,黄某某不服判决,向市检察院信访。市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启动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申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由检察长包案办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案件。经认真审查认为,原黄某某故意伤害案适用法律正确,处理并无不当,申诉人要求重新审理该案的诉求没有法律依据,不能成立。检察官在向黄某某送达《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告知申诉结果的同时,鉴于当时疫情无法到监狱当面释法说理,遂向黄某某发出《检察官致黄某某的一封信》。信件中,检察官对黄某某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明其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家庭造成的影响,鼓励黄某某静思己过,放下包袱,积极改造,为以后的新生活做好准备。通过释法说理和思想疏导,传递司法善意,黄某某解开了“法结”和“心结”,最终息诉罢访。

  面对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多元需求,我市检察机关不断完善“实体、网上、热线、掌上12309”四位一体检察服务模式,将群众来信办理、来电处理、网络信访三大业务集中办公,向来访群众提供控告申诉、国家赔偿、司法救助、法律咨询、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群众来访来信均登记、录入信访系统,保证登记准确,系统能全面追溯基本情况、流向及办理结果,开展回访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群众来信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回复率均为100%,实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件件有着落”。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检察机关把释法说理贯穿始终,通过释法说理和思想疏导,畅通渠道传递司法善意,消解申诉人的怨气和对抗情绪,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四个导向”,严防矛盾外溢扩散上行

  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基导向、效果导向,把化解矛盾作为“份内事”,把检察环节矛盾纠纷化解做实做细,严防矛盾外溢扩散上行,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人和”。

  我市检察机关坚持需求导向,落实检察长接访日制度,通过一对一交流,依法高效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健全分类处理机制,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适用不同的解决机制、程序和方法,依法分流、妥善处理,做到精准识别、分类有效处置;坚持强基导向,加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听证室等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年轻干警和新录用干警到控申部门跟班锻炼基本能力的机制,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对于有上行风险的案件,上下协同推动矛盾化解;坚持效果导向,把化解矛盾的实效作为检察官业绩考评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执法办案促进社会治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2021年以来,两级检察院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689件;办理刑事申诉类案件137件,民事、行政类监督案件111件,有效解决各类矛盾。

  创新长效机制,推动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

  案件受害人游某的丈夫在一宗交通肇事案中身亡,尚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在校读书,家庭陷入困境。2023年,揭东区检察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在发放6万元司法救助金的基础上,主动协同揭东区妇联、民政、教育和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综合救助帮扶,为其子女落实义务教育生活补助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等,并依托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她们提供心理疏导,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走深走实,实现司法救助由“单打独斗”向“多向发力”转变……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多元化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

  我市检察机关建立执法办案风险预警防范机制,严格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做好风险评估、预警和处置三环节,将信访事项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将矛盾纠纷解决于萌芽状态;健全领导包案工作机制,形成院领导接访、阅卷、审查、结案、答复全流程闭环办理;积极探索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通过设立律师值班制度、组建听证员库、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和志愿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多方参与办案,更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全面推行信访场所简易听证机制,对信访人行动不便或因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信访案件探索开展上门听证;对符合简易听证条件的信访案件,当场开展简易听证、实体审查,努力做到信访矛盾不出12309检察服务中心。

  2022年,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妇联和市残联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检察机关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工作意见(试行)》,构建上下联动、内部融合、内外衔接的司法救助体系。2021年以来,两级检察院坚持“应救助尽救助”,最大限度解决当事人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决定予以救助395件,救助人数436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约542万元。

  此外,在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机制过程中,我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的办案模式,深挖彻查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从源头上消除产生矛盾的因素。2022年以来,向相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65件,反映的管理缺位、制度漏洞等情况得到有效整改,达到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的治理效果。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