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翁兴耀 见习记者 胡旭莹
为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去年以来,惠来县惠城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一张网格图+一个‘和对讲’调度交流系统+一支专业调解队伍+一套培训体系+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室”全覆盖快速化调解工作体系,通过“五指联动”提升精准调解矛盾纠纷能力,切实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逐步探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惠城样板。
绘制一张调解网格地图,推动调解体系全覆盖
惠城镇利用红、蓝、黄等不同颜色,将辖区标色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36个二级网格,106个三级网格,绘制惠城镇网格化调解管理地图,切实推动调解体系全覆盖,实现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该镇按照“定格、定员、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确保网格地图全面覆盖全镇辖区,同时,明确划分各社区(村)社会化管理一、二、三级网格的区域范围,每个三级网格安排2名以上社区(村)干部、1名党员及派出所民警,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情况处置等工作,网格员遇到现场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及时上报上级网格,并对上报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职责体系。
探索应用一个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现网格治理高效响应
为助推网格内各项工作快速反应,提高网格员“管事率”,切实做到网格内响应“快”、处置警情反应“快”、矛盾纠纷调处“快”,力争一呼百应、随呼随应、有呼必应,惠城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应用“和对讲”数据通讯业务,搭建统一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创新建立融合数据平台应用、网格化管理、智慧警务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据介绍,挂片民警、各社区(村)网格员可通过“和对讲”随时随地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咨询、纠纷化解、线索摸排等工作,通过实时在线分享资源信息,分类建群通讯,实现各类信息互融共通,为社区(村)网格化管理装上了数字“引擎”,有力提升上下协同管理、信息实时共享的能力,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全力打造惠城“枫桥式派出所”新样板。
打造一支专业调解队伍,构建“多联多服务”调解格局
惠城镇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主阵地,充分整合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公共服务办等职能部门, 吸收“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治安队员、社区(村)理事会成员等充实调解队伍,发挥他们“人熟、事熟、理熟”优势,“情、理、法”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目前,惠城镇有法律顾问1名、人民调解员256名(镇级调解员13人、村级调解员243人)、村级法律顾问8名、驻惠城镇各级人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1名参与到调解工作中。
为更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惠城镇还充分发挥专业调解队伍的优势,开设“周一之约”咨询服务,邀请律师每周一在人民调解室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纠纷,耐心倾听并仔细查阅群众提供的相关材料,从案件的利弊两方面进行法律剖析,为群众提供专业意见及建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立一套调解员培训体系,提高调解专业化水平
为指导调解员依法依规文明开展调解工作,惠城镇进一步明确调解工作流程,规范调解程序及文书格式,并印发《调解工作业务手册》、工作日志,提供人民调解申请书、授权委托书、民事起诉状等调解及诉讼文书模板。
同时,进一步推动业务培训常态化,以现场培训+网络授课“双轮驱动”,通过案例讨论、实战演练等形式,为全镇人民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和技能技巧培训,提高调解队伍对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和多元化服务的能力水平,确保在遇到问题时靶向化解、有的放矢;确保每年组织调解员业务培训不少于10场次,参加人数600余人次。
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室,打通调解便民“最后一公里”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惠城镇全力打造镇、社区(村)两级人民调解室,在综治办成立镇人民调解室,并在全镇36个社区(村)全覆盖成立人民调解室,着眼于矛盾纠纷化解,延伸矛盾纠纷治理触角,畅通便民服务渠道,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实现“一个门进、一个调解室对接、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惠城镇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室共调处矛盾纠纷66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