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霁蓝釉艾叶形洗
〔明〕霁蓝釉梅瓶
〔清〕霁蓝釉小杯
明代的蓝釉也称霁蓝、积蓝、霁青等等,是一种含氧化钴2%左右的高温石灰碱釉,色调深沉稳定。清代霁蓝釉从顺治开始各朝都有烧造,技术水平稳定高超。
在整个蓝釉瓷体系中,霁蓝釉蓝如深海,取“霁蓝”二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雨过天晴,是非常特别的蓝釉瓷器。霁蓝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明代的霁蓝釉梅瓶,通体施高温霁蓝釉,近底处由于积釉较厚呈紫黑色。足内无釉露胎。此瓶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浓重而匀净深沉,釉面莹润,是明嘉靖蓝釉瓷器的精品。
霁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自然被官窑垄断。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还加入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这时期由于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如清乾隆时期的霁蓝釉艾叶形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有其深层含意。艾,又名家艾、艾蒿。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时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门上插艾草或菖蒲,用以杀菌防病、驱瘴辟邪。由上述可知,这件霁蓝釉艾叶形洗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艺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