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回青釉爵杯
在颜色釉的大家庭中,有一种叫做回青的颜色釉就很神奇,名字叫青颜色却属于蓝,这就是“回青釉”。回青釉瓷是嘉靖时特有的一种色釉系进口回青料烧成的,它是在元代以来景德镇窑烧成的高温钴蓝釉基础上所衍生出的新品种。其釉色与祭蓝釉相近,但略显浅淡,其呈色不如霁蓝釉那样浓重,而呈紫艳的蓝色,有清澈明艳之美,在历代蓝釉器中独树一帜,弥足珍贵。
《窥天外乘》有提到:“回青者,出国外。正德间,大王当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嘉靖的回青釉施釉较薄,釉色与石青配比有关,石青少,色清亮,多则沉而发黑。
嘉靖回青釉瓷品种丰富,传世数量较多,器型主要有盘、碗、洗、罐、爵杯、马蹄小杯、渣斗等。装饰方法多样,既有通体施回青釉者,又有内东青釉外回青釉或内回青釉外东青釉“双色釉”者,因回青釉层较薄,透明度较好,故多有暗刻花纹。
如明代的回青釉爵杯,杯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古代青铜器。椭圆形口,配一铜制珊瑚圆纽镂空盖。深腹,下承以三柱形足。通体施回青釉,釉色呈淡紫蓝色。腹部饰回纹、兽面纹和鼓钉纹各一周。釉面匀净润泽,釉薄处映出白色胎骨。
嘉靖时使用回青料烧造的瓷器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一个突出的阶段,嘉靖朝时青花瓷享誉中外,得益于使用回青釉料进行烧制。但回青料的使用仅仅在明代末期流行了较短的一段时间,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西域进口而来的回青料,还要经过多道提纯才可制作成回青釉,烧制出来的瓷器在当时可谓是明代晚期单色釉的名贵品种,所以嘉靖以后回青釉瓷生产锐减,传世品种稀少,且多承袭嘉靖时所作,无甚创新。
艺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