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
·逐绿而行 向美进发
·坚决守护群众出行“平…
·持续推进农业保险高质…
·书画为媒,传承中华优…
·246名选手上演“激…
·揭阳,值得被发现!
·透视2024年中国经…
·中俄“海上联合-20…
·近3亿老年人!中国“…
·我国举办公共卫生高层…
·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规…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发展…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
·百年前这位巴黎奥运会…
·美国联邦调查局:袭击…
·宇航员滞留太空,波音…
·研究称人工智能测谎利…
·看球咖啡馆遭汽车炸弹…
·打死100多名快速支…
·拟以230亿美元收购…
·暑期旅游季,亲子游避…
·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
·年轻人争相涌入“小众…
·跨境旅游人数和支出均…
·青岛成为“上合组织旅…
·给景区预约做“减法”…
·孩子待人冷漠,家长该…
·那年高考,父亲的“虚…
·亲爱的小鱼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中欧中短债近两年业绩…
·“巨无霸”ETF国际…
·立德树人 潜化育人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
·点燃科技梦
·《大地》
·拐弯处
·我的拿手好戏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百年前这位巴黎奥运会冠军,把一生献给了中国

时间:2024/7/16

  再过十来天,巴黎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这是奥运会时隔100年后再次回到巴黎。

  1924年巴黎奥运会,有很多开创性的做法,如首次引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首次引入奥运村的概念……同时,这届奥运会也涌现了多位传奇巨星,如芬兰田径运动员努尔米,当时他史无前例地在单届奥运会夺得五枚金牌。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届奥运会最大的明星,或许是一位英国奥运冠军——不仅因为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冠军、他的奥运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更因为他生于中国、逝于中国,把一生献给了中国。

  他叫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如今,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里,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李爱锐的生平和传奇。

  1902年,李爱锐出生于中国天津,其父母均为苏格兰人。5岁的时候,李爱锐回到苏格兰接受教育,他自小便展现出良好的体育天赋,在学校的跑步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还先后成为学校橄榄球队队长、板球队队长。1920年,李爱锐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他的体育天赋更加凸显,多次在苏格兰甚至全英国的田径比赛中获得短跑冠军。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李爱锐是100米跑金牌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然而提前公布的奥运赛程显示,男子100米和4X100米接力的比赛日期与他的宗教信仰活动相冲突,因此他决定放弃这两项比赛,转而参加男子200米和400米。这一决定当时招致不少非议,毕竟他并不擅长这两项比赛,而且留给他的备战时间只有几个月。

  但李爱锐最终成功了,他不仅获得了男子200米铜牌,更是以47秒0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世界纪录。

  鲜花、掌声、荣誉随之而来。然而李爱锐又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在拿到爱丁堡大学的理学学位后,他在23岁这一运动生涯的巅峰时刻,回到出生地天津并定居在这里。

  直到今天,很多人对李爱锐的这一选择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馆员赵彦分析认为,李爱锐回到天津,一方面是家庭原因,他的父母一直在天津,他希望家人团聚;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价值选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只有在中国才会更有价值。正如李爱锐曾说过的一段话: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好像都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回到天津的李爱锐在一所中学当起了理科和体育教师。他教授化学、数学,更培养体育人才,传播奥运火种。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乒乓球队、网球队、排球队等,成为当时天津体育运动最普及、水平最高的中学。

  在天津,李爱锐还被誉为“民园之父”。作为当时天津最知名的体育场,民园体育场在1925年翻修改造时,李爱锐参照英国斯坦福桥球场的设计图纸,对其跑道结构、灯光设备、看台层次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最终使得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成为当时亚洲最好的体育场之一。

  1929年,民园体育场举行了一场颇受关注的“万国田径赛”,李爱锐在男子500米决赛中击败了德国田径名将奥托·费尔萨,夺得了平生的最后一块金牌。

  1934年,32岁的李爱锐在天津与加拿大姑娘弗·麦肯齐结为伉俪,之后生下两个女儿。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破坏了世界上无数美好的家庭。亲历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李爱锐在1941年将怀孕的妻子和孩子们送回加拿大,自己则继续留在天津,参与救治伤兵和接济难民。1943年,李爱锐被日军拘捕,囚禁在潍县(今潍坊)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李爱锐为年轻人教授科学、组织体育活动,以乐观的心态感染难友。然而长期的囚禁生活和营养不良,还是让他的健康大为受损。1945年初,李爱锐因脑瘤不治走完了他43载短暂的人生旅程。

  1988年,李爱锐墓地纪念碑在潍坊揭幕,纪念碑由产自他的家乡苏格兰的马尔岛花岗石制成,镌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

  李爱锐的故事和传奇一直被世人传颂,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到天津,追寻李爱锐的足迹。今年,在他巴黎奥运会夺金100周年之际,多地举办了李爱锐纪念展。

  苏格兰政府驻华代表柯春娜说,李爱锐是苏格兰人民的英雄和偶像,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之所以被铭记,除了他是奥运冠军、有杰出的体育成就之外,还在于他的激情、正直、同理心,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社会的爱。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馆长刘建斌认为,李爱锐无论身份和环境怎么变化,他的内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实践着他朴素的信仰,追求生命的意义。这种精神和力量穿越时空,给人启迪。

  新华社天津7月15日电

 

  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继续举行

  7月15日,在法国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火炬手、法国BMX小轮车选手马蒂亚斯·当杜瓦手持火炬与工作人员合影。当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在巴黎继续传递。新华社 发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